•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耐心和用户共成长,一家教育数字化企业的“内功”和“长期主义”

    :2023年04月25日
    新京报

    云思智学全面推动合作区域与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4月21日-23日,作业帮旗下云思智学作为教育数字化综合服务商携教育数字化新品亮相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科技感十足的展位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体验。

    此次展示会上,云思智学聚焦作业数字化、课后服务数字化、体育数字化等教育教学核心场景,以科技为杠杆,重磅推出高质量作业2.0,全面升级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并正式推出云思AI智慧体育解决方案。

    云思智学围绕数据驱动精准教学、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大维度,将前沿技术和教育教学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以科技+教育双擎模式,全面推动合作区域与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suj20234252127251111644.jpeg

    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云思智学展位现场。受访者供图

    数据驱动精准教学,高质量作业平台升级

    早晨7点30分,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温州育英学校三年级数学老师袁帆帆迎来了新一天的教学。课前,她快速查看了前一天高质量作业平台采集的学情数据报告,全面了解授课班级学生们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统计发现,第2题的错误率最高。袁帆帆点击错误作答的作业采集切片,浏览学生真实作答情况,发现大部分出错原因是对被除数的概念以及除数和商的关系混淆不清。“一会儿在课堂上需要再次强调、讲解这个内容。”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袁帆帆说,过去主要按照课本上提示的重难点和自己过往授课的经验,来安排每节课的讲解重点。如今借助云思智学平台的分析报告,共性错题在班级里集中重点讲解,个性错题单独辅导,授课效率和效果都提升了。

    在“双减”背景下,打造高效优质的常态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保障“双减”落地的有效手段。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从师徒传授、规模化教学到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的转变。作为教育教学核心场景之一,作业数字化成为云思智学的重要发力方向。

    “作为教学环节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作业数据和课堂数据、考试数据应该是相互打通的,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进行综合有效评估。”云思智学CEO刘渝指出,其中,作业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是最难的,“因为它频度高,而且每个学生还不一样。”

    此次展会中,云思智学推出高质量作业2.0,基于作业帮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从作业设计、采集、批改、学情分析与反馈、教学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

    在作业设计方面,独家研发AI智能评估系统,推出智能化“作业设计平台”,帮助老师梳理作业目标、进行选题设计,帮助学校把控作业设计质量,直至个性化、分层、弹性作业的布置。

    老师批改作业和试卷的繁重工作,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当AI遇上批改,又将怎样帮老师减负增效?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平台目前针对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多类题型均有产品开发,也可以实现分步骤批改、错因批改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按题号顺序讲题,而不是按正确率讲,是传统课堂的一大突出问题。”云思智学产品负责人梁爽指出,数据是学情分析的基础。云思智学将日常作业数据和考试数据联动,精准定位学生学情,同时可提供班级、年级学情多维度分析,为教师和区域管理者提供综合学情报告。

    引入云思智学高质量作业系统后,南昌育新学校副校长邹东旺分享了学校的经验:在课堂上,通过智慧纸笔纸屏同步的功能,在不改变学生书写习惯的同时,实时反馈学生的当堂学情数据;在课后作业,系统帮助老师解决许多复杂繁冗的习题收集、作业批改、错题分析、作业管理等问题,老师基于学情数据的分析,实现分层作业布置、批改及学情分析,精准掌握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评。

    “这一方案打通了课堂、作业、学生个性化学习多个教育场景,有效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形成教研、教务管理基于数据的科学管理机制,发挥教育数据的赋能价值,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邹东旺表示。

    云思智学将前沿技术和教育教学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受访者供图

    瞄准体育精准安全教学,推出智慧体育方案

    “请准备,开始!”“195厘米”。在广州市白云区龙归中学的“立定跳远”专区,体育老师李卫龙正在进行七年级跳远测试,AI摄像头实时采集并播报学生成绩,数据实时回传到李老师手上的终端设备,并快速统计出整班测试结果。而另一侧的“跳绳运动”专区,学生们五个一组进行1分钟跳绳练习,佩戴的心率臂带实时监测学生心率变化,便于老师整体监控班级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

    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并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新修订的《体育法》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明确要求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学年组织一次运动会”“体育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政策推动下,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各方重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但是,学校日常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指导,教师“口哨+秒表”的教学手段很难满足体育精准化教学的要求;教学数据、课堂数据、学生运动数据难采集、难评价,缺少科学决策管理的依据;“小眼镜”“小胖子”比例较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偏低……体育教育急需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的方案来解决现有问题。

    通过市场调研,刘渝发现,目前市场上体育类产品对学校的供给并不充分。依托政策和需求的双驱动,云思智学正式推出智慧体育解决方案。

    此次展示会上,在云思智学智慧体育展区可以看到,依托智能摄像头、智能穿戴设备、智能体测终端,打造了覆盖国家体测、课堂教学、课后锻炼、家庭作业、学情诊断和教育决策等全场景解决方案。

    “大家都知道,立定跳远的动作,从起跳到落地可能也就一秒钟左右的时间,很多体育老师跟我们反馈,在给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无法给出精准评价和具体建议,因为太快了……”梁爽举例说道。

    而云思智学智慧体育解决方案有了视觉全流程,可对学生体育运动过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评价,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运动姿态、动作做精准指导,并生成个人、班级等多层次多维度的体育运动数据报告。

    基于这些数据,教师可充分掌握班级整体运动情况,优化教学教研安排。系统基于采集数据科学描绘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画像,让老师真正实现分层精准化教学,给予学生个性化精准化的反馈指导。

    除精准之外,安全也是云思智学在研发该方案时考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除了视觉以外,该方案中还加入了传感设备以及健康安全相关算法,能够精准知晓哪个学生运动强度还不够,也能及时对学生在运动中的身体状况给出预警,老师可以更方便地引导学生做强度适当的锻炼。

    目前,云思智学智慧体育解决方案已在多所中小学校实现常态化落地应用。

    suj20234252127261111646.jpeg

    云思智学同步展示了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前沿成果。受访者供图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五育素养课助力课后服务

    在辽河油田胜利小学的课后活动课上,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其中,《非遗小匠》和《创意思维棋》与学校已有的体育专项课程相得益彰;《花样数独》《少年创客纪》提升学生的数学与航空知识……这一系列来自合作商云思智学的“双师名师素养课程”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与好评。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则与云思智学深度合作,联合开发课程。校长杜庆峰评价称,课程内容跨越学科边界,具备综合性,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允许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育人活动之中,引进优质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进而弥合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鸿沟。”杜庆峰认为,通过建设和引进优质素质课程资源,将校本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以及其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构建起综合性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培育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

    在刘渝看来,课后服务在国家教育系统中的定位是长期公益普惠的。“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科技企业,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学校提供相应的资源和课程,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状况。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普惠和公益,希望尽量多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

    在此次展会上,云思智学同步展示了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前沿成果。在课程方面,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新课标,携高校、出版社共创共研“五育融合”的双师素养阶梯式课程,并发布“一核三向四体五域”素养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已经有200多门双师在线课程,并配有丰富的课材包,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

    据悉,在2022年底,云思智学课后服务平台顺利通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检测,完成与国家统一平台数据对接及上报工作,成为首批地方自建课后服务平台系统检测合格的平台。

    从课后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管理角度出发,梁爽认为,如何开展课后服务,包括组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有效调度师资和安排学生,其实是个管理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云思智学提出了平台+课程+运营服务的一体化综合供给,便于学校和区域管理者有效组织和监测课后服务执行情况,同时,通过在线和线下的形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师训,在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让学校的教师队伍得到培养和提升。

    suj20234252127261111647.png

    云思智学提出了平台+课程+运营服务的一体化综合供给。受访者供图

    机遇与挑战并存,坚持教育“长期主义”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大背景下,科技与教育正在发生更为深入的融合,教育科技企业也正在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育人”,数字化教育新生态的重构正在路上。

    “云思智学的定位,是做好教育数字化的综合服务商。”4月21日,云思智学CEO刘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们希望做教育数字化的陪伴者、陪跑者,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和有益补充。”

    刘渝解释道,这其中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云思智学要做教育数字化的全场景应用,除了目前已有的作业的数字化、课程的数字化、体育的数字化,还将沿着国家指引的方向,把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各个场景的数字化尽力做好。

    其二,做服务商不等同于做一个产品,也不等同于做一个项目,而是长期的陪伴,发挥核心价值持续创新,和用户共同成长。“今后能够在这个行业中长期发展,并且拥有长期核心价值的企业,一定会有非常强大的科技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认同。”

    他进一步指出,云思智学承接了作业帮过去9年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能力以及大量的资源数据,企业内部从工具资源,到业务流程,再到组织策略都是高度数字化的。“基于这些源源不断的‘内功’,去更好地服务教育数字化转型。”

    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需要迎头赶上。”刘渝说道,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和趋势,发掘好原有技术积累的同时,在新技术领域迅速抓到重点,并将之与教育行业的需求有效结合,认真研究教育需要什么。

    另一个挑战,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具有较慢成长性的行业,现在看不到天花板,需求又比较综合和复杂,对我们来说,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地和用户一起成长。”刘渝说道。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4月 21日 -23日 作业 旗下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