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国际减灾日 | 这些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2023年10月13日
    江苏教育发布

    今天(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水、泥石流……这些灾害随时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多学一点自救知识就多一分生命保障先...

    今天(10月13日)

    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

    主题为“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震、洪水、泥石流……

    这些灾害随时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多学一点自救知识

    就多一分生命保障

    先来看看你对国际减灾日了解多少

    关于“国际减灾日”

    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强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保护好灾害脆弱群体,加强防灾减灾中的韧性建设。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

    可以追溯到1989年。此前,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现在,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然灾害是指:

    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

    最高法律文件

    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最高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它主要调整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明确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公民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中

    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公民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对公民的规定主要有:任何个人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任何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及评审结果;国家鼓励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

    除此之外

    我国防灾减灾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遭遇灾难,当这些灾难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仔细阅读下图

    让我们一起学习防灾知识

    提升自救互助技能吧

    640.jpeg

    640-2.jpeg

    640-3.jpeg

    640-4.jpeg

    640-5.jpeg

    640-6.jpeg

    640-7.jpeg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陕西应急管理应急管理部 

    编辑:王筱

    审核:范文,许南欣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今天 10月 13日 是第 国际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