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惊的成都新都区初三年级语文测试中,阅读理解题目《杜鹃花落》居然公然粉饰日军侵华行为,还胆大包天的丑化抗日英雄,引发了全网哗然!
令人震惊的成都新都区初三年级语文测试中,阅读理解题目《杜鹃花落》居然公然粉饰日军侵华行为,还胆大包天的丑化抗日英雄,引发了全网哗然!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该文章就是描述我八路军为了抓住日军某大佐的儿子,四处作妖,破坏城市。而日军大佐为了拯救自己没有“军事履历”的儿子,不惜牺牲一切,最后儿子被炮轰致死,大佐吐血在儿子身上,像杜鹃花开。如下图——
如此赤裸裸的黑化我八路军,又如此美化日军大佐,我不知道出题人出于什么心态?是考试太卷了没有题目可出了吗?是想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还是别有目的和用心?那么试卷审核的人呢?出题标准,出题人,审核标准,审核人,监管流程和机制,全部失灵!
庆幸的是,目前最新回应来了:
我们对于成都市新都区联合调查组能够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表示赞赏,希望能够及时公布后续事宜,以回应公众的不解和愤怒,对于此事,应该要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另外我们也看到,最近几年,“毒教材”严重了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没有想到现在演变成了“毒试卷”!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甚至还认为大众可能小题大做,我不知道是对历史的无知,还是对我们英雄的遗忘,这都不应该。
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对历史、对社会常识缺乏判断,很容易跑偏,我们再次呼吁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从源头把控好,避免“毒教材”和“毒试卷”的出现,我们再回顾一下2022年出现的——
毒教材典型事件: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出版的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中
1、插图不当:部分插图存在人物形象扭曲、不健康、甚至含有性暗示等内容,不符合主流审美和社会道德标准。
2、内容问题:部分教材的内容被指存在暴露不良内容、美化侵略历史、同化性别角色、渲染暴力、损害国家尊严(如倒挂国旗)等问题。
3、倾向性争议:部分教材或相关练习材料被质疑存在潜在的文化渗透风险,比如可能美化日本侵华行为或其他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容。
引发了轩然大波,教育部及时出手彻查,当时就有27人被追责处罚!事件才过去两年的时间,又出现了“毒试卷”,不得不令人深思。希望此事过后,不管是出版社也好,还是教育工作者也好,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加大教育伦理和文化安全教育,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关于此事,您有什么想说的,我们一起讨论。
(关注我,为您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