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暨首届南京德育高质量发展与“记忆育德”实践推进会顺利举行。大会由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
5月21日,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暨首届南京德育高质量发展与“记忆育德”实践推进会顺利举行。大会由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建邺区教育局、玄武区教育局、栖霞区教育局、雨花台区教育局、鼓楼区教育局、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协办。来自省市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市教育系统近500人出席大会。
南京市力学小学合唱《生长吧》
大会得到了23家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员单位、建邺区人民政府、玄武区人民政府、栖霞区人民政府、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和鼓楼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上午,主会场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暨首届南京德育高质量发展与“记忆育德”实践推进会。下午,“宁育德”“宁育家”“宁育心”三个分会场同步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主会场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吴秀亮作德育工作报告。近年来,南京德育向下深耕,寻求蜕变,以“宁育德”“宁育心”“宁育家”为引领,围绕课程建设、学生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校家社协同等关键着力点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围绕“记忆育德”“记忆育心”“记忆育家”新出发新探索,以道德的记忆培育道德的人,依托文化记忆与中小学德育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夯实人才培养之根基。
团市委、市妇联、建邺区委分别作德育工作专题分享。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2023年3月南京市成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23家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生动展现了协同育人新格局。市教研室、陶老师工作站、德育人代表分别从“大思政课”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作专题分享。
强化科研引领,聚焦德育实践。南京市创新实施“记忆育德”“记忆育心”“记忆育家”三项研究与实践行动计划,打造南京德育实践探索的“新范式”。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柴耘宣读《关于启动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市教科所所长刘大伟作《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暨“记忆育德”南京实践行动解读。
刘大伟在解读中提到:“今后,我们将在《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引领下,将记忆渗透进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所有环节,以‘记忆育德’‘记忆育心’‘记忆育家’为路径,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生态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以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等‘三重课程记忆’体系的搭建实现了‘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最终目的是为了汇成学生的道德记忆。”
首批南京市百所学校“记忆育德”实践行动正式启动
在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的现场,16个来自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学生社团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活动。固定翼制作与飞行、“陵岸听风”民乐团表演、“雅趣河西——流淌的音符”钢琴演奏会、“我是小小饲养员”萌宠乐园科学饲养活动、“妙剪生花”南京剪纸、“优雅飞扬”高尔夫活动……同学们在“第二课堂”里收获难忘的校园生活体验,实现五育融合、多元发展。
“一个美好的校园,一定是站在分数之上去看见更真实的学生,”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校园里歌声、笑声、讨论声、助威声,声声诱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让教育回归人的价值,让学生沉浸在更多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中,为生命自觉创造更多的可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