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海淀区自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直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传承保护工作,经过数年深耕,海淀非遗进校园已经实现全区覆盖。
亲手体验制作毛猴,了解北京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为兔儿爷上色……近日,第六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在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举行,五节展示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及风采的公开课在教室同时展开,五位传承人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与学生们分享传统文化之韵、技法之美。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学生们在学习制作毛猴。学校供图
现场还为新加入海淀区级保护名录的49个非遗传承项目授牌,并为62个新认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证书。
学生们现场学习为风筝上色。学校供图
记者了解到,当天活动特别设置了表演环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学生、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带来的舞龙舞狮揭开了活动的序幕。随后,唢呐吹奏、舞蹈、合唱、古彩戏法、二胡演奏、武术表演等由非遗传承人和石油附小的学生们带来的精彩节目交替上演,活动现场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活动现场带来了踩高跷表演。学校供图
与此同时,操场上还设置了综合展示区,并以展架形式图文展示了海淀区179个区级非遗项目。翰林院五虎棍、延庆高跷等项目传承人在综合展示区进行展演;现场集中展示宫廷插花等30项京津冀优秀非遗项目,还设置了推铁环、丢沙包等众多传统游戏项目。学生们穿梭其间,或观看表演,或欣赏非遗手工艺品,或现场体验非遗技艺,或感受传统游艺的乐趣。
学生们现场体验吹糖人。学校供图
当天下午,非遗专家、传承人代表、京津冀文教系统相关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非遗进校园发展新路径、新方法建言献策、贡献思路。
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静表示,校园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通过构建非遗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自强,助推现代化高品质海淀文化强区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
据悉,海淀区自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直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传承保护工作,经过数年深耕,海淀非遗进校园已经实现全区覆盖。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校长夏明霞表示,石油附小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校,一直主张“立足传统文化,厚植人文底蕴”,坚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本课程,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