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浙江温州科学教育监测改测发展力

    :2024年10月15日
    中国教育报

    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温州市教育评估院的专家对学生的实验现场进行了连续拍摄。这些细节将被提供给科学实验操作题的命制工作,用于11月即将启动的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的监测。

    从注重结果评价到注重过程评价

    浙江温州科学教育监测改测发展力

    本报讯(记者蒋亦丰)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温州市教育评估院的专家对学生的实验现场进行了连续拍摄。这些细节将被提供给科学实验操作题的命制工作,用于11月即将启动的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的监测。

    “过去只有对科学学科进行质量监测,但科学学科不等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缺乏一套专属的质量监测体系。”温州市教育评估院院长方文跃对记者说,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温州一直想在评价改革上有所突破。

    今年9月,温州正式出台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三年行动计划。记者了解到,温州市最初的提法是监测质量,但在听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家建议后调整了方案:质量倾向于结果评价,看谁走得更好;而发展力偏重于过程评价,更看重谁走得更远。

    从质量到发展力不是简单的字面变化,而是监测导向和指标体系的重塑。此次监测分家社支持力、学校培育力和学生成长力三大板块。家社支持力是指政府、社会、家庭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支持保障情况,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单位向学生开放,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参与指导科学教育等情况,以此推动部门协作打造社会大课堂。

    学校培育力跳出了以科学考试分数为主进行评价的局限,聚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等领域,重点监测教学有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成长力则关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四个方面。“重点是学生的态度责任,要引导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而非盯着眼前的科学考试分数。”方文跃说。

    据悉,监测工作将按照初中、小学、高中轮次进行,实现学段全覆盖。评价方式坚持素养立意,改进纸笔测试,参照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项目(TIMSS)等评价体系,开展基于人机交互模式的科学实验及主题问卷测评。监测结果不用于排名,形成分析报告后反馈给学校,并指导学校精准归因、靶向改进。

    到2026年,温州将培育100个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结果运用典型案例和100所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结果运用典型学校。同时,还将充分利用监测大数据,探寻区域科学教育质量提升路径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机制。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15日 第01版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注重 结果 评价 注重 过程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