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新疆籍学生返乡支教送上“别样暑假”

    :2018年10月20日
    新华网乌鲁木齐

    华东师范大学10名学生与两名带队老师,跨越4000公里,暑期来到新疆哈密市马场村,开办为期10天的“同心同语同行——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夏令营”,为村里孩子们送上“别样暑假”。

    2015级本科生古丽米热·阿尔肯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的学生,她的家乡就在马场村。古丽米热上大学以来,每次寒暑假都会在马场村村委会开班,为家乡孩子讲授语文、数学、英语。

    古丽米热说,考上大学后,她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就主动向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提出利用假期为孩子们讲课。这个想法得到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古丽米热老师的课堂”办起来了。

    古丽米热正在教孩子做手工

    村里的孩子都喜欢这位从上海回来的大姐姐,觉得她亲切、友善,讲课有趣。今年暑假前,古丽米热就接到小朋友家长的电话:“古丽米热老师,这个假期你还来讲课吗?”

    不久前,古丽米热如约回到家乡,还带来了自己的同学。前来支教的华东师范大学10名学生,大多来自新疆,分别学习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专业。

    专心听讲的孩子

    村里近百名3年级到6年级儿童被分成小、中、大三个班级,支教志愿者把精心准备的课程认真教授给孩子们。

    支教期间,志愿者住在古丽米热家中,当邻居问起来,古丽米热的爸爸向他们热情地介绍:“这都是我的孩子!”

    此次夏令营聚焦提升小学阶段儿童国家通用语言阅读素养,开设了文学、科学、自然趣味课程,还办起演讲、朗诵、合唱、书法等兴趣班,为乡村孩子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

    支教志愿者带来的VR教学设备大受欢迎,孩子们争先恐后戴上VR眼镜,或者“飞”上太空、“钻”入地心,或者“走进”人体内部,接触到大量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

    孩子们正在体验VR教学设备

    “本次夏令营还探索了开展线上‘云支教’的可能性。”古丽米热说。志愿者详细考察了当地小学、家庭的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了解了学生及家长的看法,希望今后将线下课程与线上“云教学”相结合,让更多儿童受益。

    此次夏令营受益的还包括支教志愿者。大学生们不仅通过回乡支教了解了家乡基层教育发展现状,还在实践中提升了教学能力,增强了信心。

    教育管理学系大二学生古丽米拉说:“这次夏令营我学会了写教案和授课,对小朋友也更加耐心了,对于课堂的把控也进步了很多。”

    “这是我第一次自己上课,一共上了9堂,有几堂上得特别好,小朋友听得很认真,回答问题也积极,这让我很有成就感。”特殊教育学系大二学生姣勒杜斯说。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大一学生魏一表示,支教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可能性,“10天时间很短,但让我确定了我是热爱教育工作的,教书育人带来的收获感无可比拟。”

    志愿者正在为孩子们讲课

    志愿者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发现了自身的差距。教育康复学系大二学生买买提力说:“很高兴能被孩子们喜欢,但感觉自己准备还不充分,教学技能还需提高,今后应更加努力学习,更加用心备课,成为一名好老师!”

    在闭营式上,马场村的孩子将10天以来学到的朗诵、演讲、合唱、舞蹈展现在家长、老师面前。马场村第一书记牙合甫·吐哈西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沈晔,共同为“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将来,会有更多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子踏上这片土地,为孩子们带来更多“惊喜”。

    原标题:华东师范大学新疆籍学生返乡支教送上“别样暑假”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华东 师范大学 学生 两名 带队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