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12首获奖胡琴原创作品展演,展现胡琴艺术新气象

    :2024年12月10日
    新京报

    获奖作品的创作者涵盖作曲家、演奏家,以及各大音乐院校青年教师、学生等多元职业身份。

    二胡悠扬,板胡铿锵。演奏者们左手按弦、右手拉弓,手指舞动间奏出一段段优美动人的乐章。12月9日晚,2024优秀胡琴原创作品展演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上演。十二首兼具时代风貌与创新特色的优秀原创胡琴作品集中展演,呈现了中国当代胡琴艺术的创作风采。

    作品《钗头凤》以宛转悠扬的二胡声,辅以笙、梆笛、琵琶、古筝、大阮等乐器,表现出宋词《钗头凤》的缱绻之情。作品《飒沓》则是用板胡的高低错落之声,辅以琵琶、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合奏出“飒沓如流星”的豪情。作品《淳乡》《万木秋深》《冷香凝》《幽默曲》《二胡变奏曲》《月光下》《如沐春风》《天际》,皆以二胡/板胡独奏、钢琴伴奏的形式,表达出各自乐曲的情感变化。

    记者了解到,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创作委员会,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组织了本次作品征集活动。八个月内征集到63部原创胡琴作品。经过评审专家评选,遴选出10部胡琴作品荣获最佳优秀胡琴作品展演奖,6部胡琴作品荣获优秀胡琴作品入围奖。并从中精选12首作品参加此次展演系列音乐会。

    板胡演奏家胡瑜演奏作品《月光下》。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获奖作品的创作者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既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民族乐团等领域内知名的专业作曲家,又有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创作者队伍的不同身份,展现出对胡琴创作不同视角的理解和多元风格。

    作品《月光下》的作曲、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家斯琴朝克图告诉记者,这首作品以蒙古族风格为主,描写了家乡内蒙古草原上的月光。“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但心中总是思念家乡。家乡的月亮那么圆,童年时期家乡的景色总是浮现在脑海中。”斯琴朝克图介绍,作品以快慢高低错落的旋律,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早在2022年,斯琴朝克图就和板胡演奏家胡瑜合作想要创作这首作品,期间经过了多次修改与反复打磨。“这次在创作中以胡琴来展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斯琴朝克图表示,胡琴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如何用它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如何用经典的民族乐器打造当下时代的优秀作品,以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胡琴,年轻的学子们能重视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乐器,把它们发扬光大。”

    undefined

    王楚婷二胡演奏作品《二胡变奏曲》。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作品《天际》的作曲、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王楚婷则是以2023年一次去内蒙古采风的经历为灵感创作了这首作品。“那次,我在自驾开车的路上遇到一场狂风暴雨,只能在车里躲避。暴雨过去以后,我打开车门眺望远方,那一幕我永远忘不了——无际的草原与天相连,那么广阔辽远,还有空气中的味道,让我一下子身心舒展。很神奇,一段旋律就这样在我脑中萌生了。”王楚婷说道,“有的时候美好的东西可能是一瞬间的,但是它会成为内心中最宝贵的精神支柱。我想,眼中的天际也是自己的心际。”

    王楚婷介绍,自己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到作曲,并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专业系统的作曲课程学习。2021年,王楚婷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辅修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我的导师们非常支持我将二胡与科技技术结合进行创作。”2024年5月,王楚婷创作了由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二胡与交互电子音乐作品《未来弦诗》。“我想二胡的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守正创新一直是我们胡琴人遵循的理念。”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二胡 悠扬 板胡 铿锵 演奏者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