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教育部发文严控高校自主招生!清华北大能给“裸考”多留名额吗?

    :2019年01月05日
    赵刚Andrew 企鹅号

    回归“裸考”的意图,是在打压重点大学考前“掐尖”的自主权,政策干预再次偏向“公平”。不过,教育部放给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利又不好全部收回,也只好以“适度压缩”和稀泥了。2019年1月4日教育部官网发...

    回归“裸考”的意图,是在打压重点大学考前“掐尖”的自主权,政策干预再次偏向“公平”。不过,教育部放给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利又不好全部收回,也只好以“适度压缩”和稀泥了。

    2019年1月4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其中着重提出严格控制高校自主招生,高考改革是否又要向公平原则倾斜呢?

    《通知》以十个“严格”为高校招生定下了自主权利收紧的基调,剑指今年3月开始的自主招生工作。

    其中自主招生规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格外引人注目。

    2018年高考后,有机构统计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比例,至少占到了全部招生量的70%以上,其中包括全国重点学科竞赛获奖者、平时成绩优异者和贫困地区帮扶对象。

    也就是说,完全凭最后高考成绩被清北录取的“裸考”生已经处于少数地位。

    教育部在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启动前出台严控文件,显然是希望增加“裸考”生的录取机会。

    回归“裸考”的意图,是在打压重点大学考前“掐尖”的自主权,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再次偏向“公平”。

    为了配合公平原则,《通知》还特意强调“完善教育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四级多次信息公开制度”,防止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

    鉴于过去十年的高考情况,全国每年近千万考生的录取率基本在70%以上,当前的高考公平的主旋律已经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能否上重点大学。

    而十年来重点大学的招生目标则在于如何有效地“截留”优秀高中毕业生。

    自主招生给予知名高等学府相对宽松、自由的选拔尺度,旨在绕过“一考定终身”的一元化标准,挖掘更多具有创造性思维、一专多能的高素质考生,适当减少应试型考生的比重。

    基于这一目的,重点高校重视学科竞赛成绩、平时课业表现。与此同时,将选拔范围锁定在全国有限的重点中学,并以“优质生源校”的名义挂牌、定点。

    这样一来,想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上重点高中。

    自主招生范围的压缩,显然把大多数录取机会集中在少数“超级中学”,对身处“局外”的考生而言,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当然,指望重点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既照顾到所有毕业生的公平,又能选拔出心仪的人才,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这个节点上,教育部的政策干预只能顾及民生最关注的公平,但放给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利又不好全部收回,也只好以“适度压缩”和稀泥了。

    指望这一政策给“裸考”生多留名额,很难!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回归 裸考 意图 是在 打压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