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 月 4 日,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原创儿童剧《黄河漂流记》在千佛山校区音乐厅演出。这部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作品,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标志着教育学部在教育戏剧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5 年7 月 4 日,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原创儿童剧《黄河漂流记》在千佛山校区音乐厅演出。这部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作品,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标志着教育学部在教育戏剧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黄河漂流记》以大禹治水传说为蓝本,结合现代环保议题,通过“学者旁白 + 戏剧演绎”的双轨模式,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戏剧艺术的感染力相结合。剧目通过黄河守护者与黑魔王的奇幻交锋,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了文化传承、生态责任和参与式美育的三重启蒙,与学前教育倡导的“全人发展”理念深度契合。
此次演出是教育学部构建“创作共同体”的成功实践。团队与山东省文化馆合作,将学术积淀转化为童声课堂的生动表达,形成了从“知识接受”到“文化创造”的完整链路。这种“学术内核+艺术表达”的创作逻辑,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作为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教育戏剧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面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学院以系统化思维构建教育戏剧发展新蓝图,着力打造具有山师特色的教育戏剧生态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部正着力构建“戏剧+学科”深度融合的立体化育人矩阵。通过组建教育学、戏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跨学科团队,将戏剧元素有机融入学前教育核心课程群,构建起“观察—体验—表达—创造”的闭环式学习生态,让戏剧成为激活儿童多元智能的“金钥匙”。
随着《黄河漂流记》的成功演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教育戏剧探索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团队计划开展全省巡演,并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将黄河故事转化为跨区域的教育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杜传坤院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戏剧,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文明的传承者、生态的守护者、未来的创造者。”教育戏剧是“最具温度的翻译官”,未来将以该剧为起点,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更多原创剧目,让戏剧成为学前教育的亮丽名片。
(稿件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