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沉浸式感受职教魅力,京台教育交流周职教专场走进北京丰台职校

    :2025年07月17日
    新京报

    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京台职教“传习社”非遗体验环节,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了国家级非遗剪纸、扎染等技艺魅力,为交流增添浓厚文化氛围,也以文化吸引力,让京台青年深度感知北京。

    观看学生坐在绣架前穿针引线,领略京绣的魅力;手拿木质摇铃,听学生分享自己如何亲手打磨作品的故事;走进设备先进的教室,听一听学生的直播体验……7月15日,2025京台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专场活动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贾家花园校区举办,两岸职教专家、企业家、青年学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100余人走进校园。

    本次活动以“圆梦筑梦 融合创新 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了主题演讲、交流发言、学子回家、成果展示、技能大赛、非遗体验等内容。

    专家建议探索建立两岸职教标准对接与技能认证互通路径

    活动开幕式上,丰台区委常委李宗荣致辞表示,将以本届论坛活动为契机,更好地通过技能融通、人才共育,促进京台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为台湾青年来北京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平台,继续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将论坛打造成京台职业教育交流和青年创业的优质品牌。

    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福海提到,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京台两地职业教育各具特色,合作空间广阔。他建议一是要共筑平台深化融合,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互动常态化,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优质实习基地资源共享机制化,提升人才培养实战能力,探索建立两岸职教标准对接与技能认证互通路径,畅通人才发展的通道。二是聚焦青年、共育未来,创新青年交流形式,拓展合作项目深度,为两岸青年搭建更大的舞台。三是服务大局,共担使命,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需求,推动京台职教合作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产业界需求的人才。”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两岸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委林天良从数字化、实践与非遗传承三个维度,探讨两岸职业教育在工业4.0时代的使命与机遇,并建议校企协同搭建实习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坚持全人教育,在技术培训过程中融入团队协作、人文关怀等,培养匠人匠心;同时,推动京台职业教育标准化合作,设立两岸技能实训中心、共同努力开发两岸认可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促进人才流动。

    在京台职教“数字说”主题演讲环节,两岸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赋能京台职业教育发展”主题,分别从“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数字赋能台湾技职人才培养”深入探讨,分享了在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快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两地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为京台职教数字化升级提供新思路,更好地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与蝶变。

    随后,来自京台职教领域的专家结合“京台职业教育的实践与创新”主题进行京台职教“实践说”交流发言,分享了“非遗传统技艺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实践创新创意经验分享”“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从实践创新创业的经验、学生成果分享、非遗传承等角度,展现京台职教的实践创新发展。

    “大开眼界”“机会很多”,台湾学子点赞在京活动

    “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在设计学习旅程中的一些感受与体悟,我感到非常荣幸与激动。今天的我,或许还只是学生;但未来的我,想成为那种能解决真实问题、能让人住得安心、用得顺心的设计师。”台湾青年学生代表如是说道。此次活动与“学子回家”行动相结合,以“技能立身,匠心筑梦”为主题,设立京台职教“青年说”环节,京台青年学生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讲述以技能成就梦想的故事。

    参观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教室,观看学生们创作的各种非遗技艺作品,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记者注意到,当天的活动为京台两地学子之间的多层次交流搭建了广阔舞台。

    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京台职教“传习社”非遗体验环节,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了国家级非遗剪纸、扎染等技艺魅力,为交流增添浓厚文化氛围,也以文化吸引力,让京台青年深度感知北京。

    来自高雄的大四学生黄同学表示,这一次的北京之行让自己“大开眼界”,“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我们参观了地铁企业,地铁都是由电脑在控制,感觉很多东西走在(发展)前沿。”黄同学也十分期待能去故宫看一看。来自屏东的洪同学也是第一次来北京,“今天论坛上有老师分享的AI应用让我印象深刻。我学的是体育系柔道方向,也学习了运动科学的相关知识,希望以后AI能跟运动有更多的联系。”

    来自高雄的庄同学表示,自己是研究机械的,AI可以在研究上提供诸多助力,“感觉(北京)机会很多,资源也会很多。”其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来北京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产业,“对机械学生来说工作机会很多。”

    当天,京台青年实习就业基地代表进行了分享交流,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分别与台湾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中华国际技职教育交流发展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育理念共享、资源友好互通、青年互访与文化共融、研讨论坛与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未来在人才联合培养、资源互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为京台学子在北京发展搭建合作平台。

    活动还启动了第四届“青创谷”京台青年创业技能大赛,以赛事为媒,激发京台青年创新活力,助力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实现梦想。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观看 学生 坐在 穿针引线 领略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