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跟随北京彩塑传承人张忠强“画葫芦”,新京报小记者学习非遗文化

    :2025年07月25日
    新京报

    要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才能继续了解、进而爱上传统文化。

    将一块陶土泥在手心里撮一下,陶土泥从圆球变成了长条;再经几下揉捏雕琢,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便在张忠强的手下诞生了。7月24日,北京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走进新京报小记者的课堂,带着小记者们学习非遗文化,并亲手绘制。

    undefined

    张忠强在课堂上现场捏出公鸡、鸭子等泥塑作品。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请兔儿爷。”课堂上,张忠强拿出了几座兔儿爷放到讲台上,这些造型精美、色彩鲜艳的泥彩塑作品一下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

    最激动人心的环节莫过于亲手绘制彩塑作品。张忠强发给每位小记者一个葫芦造型的泥胚,以及水彩颜料和画笔。“请大家自行设计葫芦的构图、色彩,彩绘这个作品。”

    undefined

    小记者们在课堂上进行泥塑彩绘。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小记者们一拿到泥胚,就迫不及待地画了起来。有的以红、黄、绿等传统民俗配色为主,喜庆吉祥;有的主打金、蓝色调,清新雅致。十几分钟后,一个个风格不同、各色各样的彩绘葫芦就已初具雏形。

    张忠强一边为小记者们提供指导,一边向大家介绍陶土泥的制作要点。“在制作陶土泥时,我在里面加了棉花,增加它的韧性和强度。”

    张忠强对新京报小记者王晟希的青花彩绘葫芦进行点评。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绘制结束后,张忠强邀请两位新京报小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设计想法。丰台区怡海小学的王晟希以青花的造型和颜色进行创作。“因为很多瓶子是青花瓷的,所以我调了这个青色。”对王晟希的作品,张忠强给予了极大的肯定:“瓷器是中国极具代表性艺术品。这个葫芦的设计思路,说明她充分观察了青花瓷的色彩和造型,再以松石绿色为配色,非常棒!”

    “我的设计主要是用红色和金色两种颜色。”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的马砚潇也分享了她的设计思路。张忠强同样对这件作品表示称赞:“红色喜庆,金色富贵。红和金的配色体现了皇家文化中的贵气,很棒!”

    “葫芦在民俗文化中代表‘福禄’,有吉祥祝福的寓意。”课堂最后,张忠强告诉小记者们,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了解更多的非遗文化。

    undefined

    张忠强将非遗兔儿爷带到新京报小记者课堂。新京报记者徐彦琳 摄

    张忠强告诉记者,作为非遗传承人,想让传统非遗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需要从孩子抓起。“今天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彩绘都特别喜欢,这就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要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才能继续了解、进而爱上传统文化。”

    文⁄王振袢&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一块 陶土 在手 心里 一下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