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在山东科技大学黄岛...
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在山东科技大学黄岛校区落幕。学校共斩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7项,创学校参加该赛事以来的最佳战绩。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联合有关中央部门(单位)共同主办的国家级A类赛事,是当前参赛面最广、覆盖学校最多、参赛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学生竞赛。本届山东省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分为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黄河赛道、职教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等,共有来自省内157所高校、35所中职学校的56.96万个项目报名参赛。经省赛复赛评审,864个项目入围金银奖总决赛。
学校推荐的12个项目中,《柿业先锋——优质抗病新柿苗,鲜食番茄产业新生命》获得金奖,《光驭智感——打开微纳集成光学传感器新纪元》等三个项目获得银奖,《柔磁科技——一种磁性基因光镊育材的新型材料》等七个项目获得铜奖。
金奖
▲柿业先锋——优质抗病新柿苗,鲜食番茄产业新生命
银奖
▲光驭智感——打开微纳集成光学传感器新纪元
银奖
▲参智未来——仿生生态的高品质海参养殖系统引领者
银奖
▲余烬新生——黄河流域陶瓷污水净化推动者
学校始终将创新大赛视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系统构建“课程-竞赛-孵化-转化”全链条育人体系。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教育理念,自启动备赛以来,学校周密部署、广泛动员、深入挖掘,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创新创业学院精心组织多期创客训练营,有效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同时,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项目备赛提供强力支持与保障。通过系统实施院级初赛、校级网评、校级决赛,并配套开展专题培训、专家辅导、省赛集训及模拟答辩等精细化培育环节,项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全校各学院协同联动,多措并举,致力于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届大赛,学校共吸引6706个项目团队、25694人次踊跃参与,参与率创历史新高,作品广泛覆盖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现了学子们活跃的创新思维与扎实的实践功底,为后续更高层次赛事选拔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鼓舞士气、精准提升备赛效能,学校于赛前举行省赛决赛出征动员大会。校领导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强调大赛是检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平台,鼓励参赛学子深入凝练项目核心优势、精准呈现创新价值,在赛场上保持自信从容、充分展现“我敢闯、我会创”的烟理工风采。
大赛期间同步举办的“优质项目创新成果展”为高校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学校高度重视,精心遴选往届金奖项目《柳韵匠心-柳编手工艺品的传承和推广》参展,严格遵循“展出成果、彰显特色、促进交流、拓展合作”的宗旨。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学校在专创融合、多学科交叉创新领域的突出成果与实践经验,赢得了观展嘉宾的广泛关注与积极评价,有效拓宽了校地、校企合作渠道,显著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与影响力。
为全力备战更高舞台,学校将立即组建由专人、学院学科竞赛负责人、指导教师及校外专家构成的“项目提升指导小组”,对晋级国赛的项目开展一对一、多轮次的精准辅导与深度打磨,聚焦项目核心竞争力与呈现效果,力争实现国赛成绩新突破。
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科知识、创新意识、实战能力与产业思维的多元融合,着力夯实基础、优化项目培育机制、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全力营造“教师竞相创先、学生竞相创优、师生协同创新”的生动局面,培育更多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成长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