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高校发布严正声明,提醒已被录取新生认准官方渠道,警惕假“官方群”,以防上当受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孙祎卓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高校发布严正声明,提醒已被录取新生认准官方渠道,警惕假“官方群”,以防上当受骗。
8月1日凌晨,“山东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期网络平台出现一批未经授权的自媒体账号及社交群组(如“山东师范大学校园墙”“山东师范大学表白墙”“山东师范大学xx学长/学姐”“xx学院新生群”等),这些账号和群组擅自使用学校名称、校徽等标识,发布不实信息、组织虚假宣传活动。山东师范大学声明称,学校所有官方信息均通过认证平台发布,请全体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务必认准上述官方渠道,切勿轻信其他非授权平台信息。
除山东师范大学外,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多所高校也发布了声明,提醒新生提高警惕。为了以正视听,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还发布了真正的官方群,邀请新生加入。
8月2日举行的山东省第三次高考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赵丽也提醒新生警惕这种现象。赵丽表示,近期,一些网络平台还出现一批未经高校授权的自媒体账号假借高校名义建立“新生答疑群”等群组,存在广告营销、发布失实信息、误导公众等问题。请考生家长务必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8月5日,记者通过小红书等平台找到所谓的“表白墙”“新生群”,发现审核非常严格,已经很难进入。进入一个群之后,很快有人添加好友,并私信发来微信直播设计、视频剪辑等打包资料。对方表示,这些资料有时间就看看就行,平时不会打扰,但要求记者将微信号复制给他。有大学新生告诉记者,他们是从其他平台的自媒体账号看到的信息,加群主要是想提前了解大学信息。不过,这段时间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的持续“打假”,已经引起了新生们的警惕。见到记者进群,一名新生悄悄添加记者为好友,提醒记者“这不是官方群,小心上当受骗”。
对于自媒体的“蹭流”行为,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吕慎敏表示,这个问题不妨换个角度来看。他认为,大学应当正视新生在录取后渴望得到成长支持的需求。“关于大学,学生们有许多问题渴望了解,比如军训,比如大学课程安排,等等。”
记者了解到,吕慎敏在就任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之前,曾经担任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当时就尝试在录取通知书里放上学校QQ群号,并在群里给学生做大学生涯规划的延伸指导,非常受学生欢迎”。
到二级学院任职后,吕慎敏进一步探索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向前延展。“我们今年给学生推荐了两本书作为暑期读物,并把电子版发在群里,以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吕慎敏说,后续他还打算面向新生发起读书心得征集活动,希望学生们能够将读书落到实处。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