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行胜于言。作为学生,我们要利用好青春,不断尝试、不断碰壁,成功和失败只是一个结果,为达到目标不断思考和努力的过程同样可贵。”
2024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金奖、2024年京津冀(五区三市)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二等奖、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工院”)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一个个奖项勾勒出北工院学生齐豪的成长轨迹,也见证着这位在多个领域都闪闪发光的“小工匠”的骄傲。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员,齐豪在“技能报国”的路上奋勇向前,“青春最好的模样,是既能躬身钻研精微之处,亦能昂首照亮广阔天地。”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齐豪。受访者供图
平均成绩92.68分背后的不服输
综测排名始终保持专业第一,平均成绩92.68分。对于齐豪而言,“92.68”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数百个日夜的沉淀。
“高中的时候感觉学习压力比较大,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但是父母从来不会因为分数低指责我,而是鼓励我去报考一个以后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院校。”父母的开明给了齐豪选择的底气。从小就喜欢汽车的齐豪最终选择了北工院的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我们学校有各种实训车间,订单班的课程也很好,还有很多校企合作的机会,我觉得在这里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2022年,进入北工院学习后,齐豪开始在自己喜爱的汽车领域发光。实训车间里被机油染黑的双手、深夜实验室亮着的灯——齐豪用近乎严苛的标准打磨专业技能。在实操中获得快乐的同时,齐豪坦承,对于自己而言,数学、物理这些文化课的学习的确会差一些,“在专科层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学习主要是靠实操,但是如果想要往更高层次发展,这些知识都很重要。”
齐豪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学好这些文化课,“强迫自己到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远离舒适圈,在周围同学都在努力并且安安静静的图书馆环境中,自然而然就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了。”
专升本备考期间,每天九点到下午六点,齐豪会准时到图书馆“签到”,自己找网课资源、购买习题,一点点把高等数学的知识学会学透。也正是因为这份日复一日的执着,齐豪得以在专升本考试中顺利通过。2025年9月开学,他入读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始了新的征程。
日常学习中,齐豪很喜欢在实训室里跟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受访者供图
从企业技工师傅的“随口一提”中找到科研方向
在齐豪所获得的众多成果中,有一个让他格外开心:语音控制便携补胎器的专利。齐豪是《语音控制便携补胎器》科研项目的学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有效解决车辆在外补胎难、耗时长的问题,最终这项创新成果在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摘得桂冠。
齐豪积极参与各项职业技能比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受访者供图
“这是在2024年3月去企业参观实习的时候发现的科研主题。”齐豪表示,学校对于订单班的学生培养十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老师的带领下,他和同学们走到汽车企业去参观实习。“企业在职的技工师傅在跟我们讲解轮胎实操的时候,提到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没有备胎,这就导致有的车在路上突然爆胎时,需要拖车先把爆胎车送到维修点,很是耗费时间和财力。”
技工师傅的“随口一提”让齐豪上了心,“我当时就想,能不能发明一个东西解决新能源车的补胎难题。所以在参观学习结束之后,我就找学校老师聊这个话题,然后成立了一个项目小组来做研发。”在研发过程中,最难的是解决补胎器降噪减震的问题。如果噪声大就限制了设备的使用场景;设备震动则可能会导致内部电机及补胎液罐与金属外壳产生碰撞,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或者漏液,进一步可能使电源发生短路。
从一开始尝试使用充电宝做内置电源、到天马行空设想各种新材料,再到综合考虑成本等问题,齐豪和团队成员一起把难题一点点攻克。“遇到困难,所有成员应该携手解决。团队的每个人都像是一颗螺丝钉,再精密的器械,缺少一颗螺丝可能就无法工作,坦诚交流,扛起责任,与成员们一条心使一股劲,才能和团队一起收获成长。”
这次牵头科研项目的经历也让齐豪发现,实践才能让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成果,“不要局限于课本,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论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但实践才是出真知的必要手段,我们要积极主动参与课程的实训,把握住校企合作的实习机会,在问题中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
从小就很喜欢汽车的齐豪在学习中也喜欢动手实践。受访者供图
“帮助他人是一件特别温暖的事”
日常生活中的齐豪是一个认真、热心的人。
一进入北工院,齐豪就加入了学校的汽车协会,“那时就只是想多学习一点东西,所以就加入了汽车协会,这样就有很多可以外出参加展览、参加比赛的机会。”在成为汽车协会会长之后,齐豪协助专业教师录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习通课程,将精细的操作步骤录制为课件,帮助每届汽车专业同学快速了解实操流程,并多次作为协会公开课主讲人,为同学们解答专业知识疑难点,讲解竞赛知识要点。
“录制操作步骤的时候,每一个镜头的反复录制都会让我再记一遍技能操作。对我来说,把老师教给我们的技术,完成好、传下去,需要按照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每个动作都做到规范,每个数据的汇报都做到精准。”齐豪说道。
在校期间,齐豪还组织参加了百余项校内外志愿服务与文体活动,无论是参与无偿献血传递生命之源,还是走进社区为石景山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送去温暖,他都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希望,为师生服务、为学校服务、为人民服务。
让齐豪印象深刻的是跟机电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前往密云区河北庄村为村民进行车辆保养维修志愿服务的经历。“我一直觉得能帮助他人是一件特别温暖的事。”齐豪表示,自己和同学们一起身穿蓝色的志愿者服装,为村民们提供车辆保养服务,“大家看到我们都觉得很亲切。还遇到了一个对汽车很感兴趣的初中生,他问了我很多问题,比如‘车冒黑烟是怎么回事’‘车辆行驶中发生异常震动是什么故障’。我就把专业知识讲给他听。”这样的经历让齐豪觉得,在帮助村民、为初中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也是在帮助小时候的自己。
如今,这位多面手还在大学校园里继续深造,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践出真知,行胜于言。作为学生,我们要利用好青春,不断尝试、不断碰壁,成功和失败只是一个结果,为达到目标,不断思考和努力的过程同样可贵。”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