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通过设立“立德树人”奖,选树优秀教师典型,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9月2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雁栖湖校区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并在典礼上为该校首届“立德树人奖”获奖人颁奖。据介绍,首届十位获奖人中有7位院士、3位教授。国科大通过设立“立德树人”奖,选树优秀教师典型,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70、60、50”国科大校长用三个数字迎新
在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旗在人群的上方传递,场面震撼。国科大博士合唱队20余位成员曾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他们身着在天安门广场合唱时的服装唱响经典曲目,让刚踏入校园的新生瞬间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和学校的精神传承。
“同学们,当你们从五湖四海风尘仆仆抵达校园的时候,可曾想到,60多年前,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先生也曾顶着凛冽的寒风、乘坐敞篷卡车跟你们在相同的地点下车,建设新中国第一个火箭试验基地,投身‘两弹一星’事业,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当你们知道这些,你们就会理解,九三阅兵时隆重出场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覆盖全球的国之重器背后,离不开60多年前那一代先生们的爱国奉献和担当创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院士在致辞中深情说道。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院士致辞。 中国科学院大学供图
周琪在致辞中为新生锚定科研方向。他围绕“70年科教融合”“60年勇于创新”“50年开放合作”三个维度,鼓励新生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群,充分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他还叮嘱学子们要拓宽全球视野、攀登科学高峰,提升跨文化理解与协作能力,深刻理解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同时,他希望2025年能成为国科大的里程碑,勉励新生未来成长为重大理论的提出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行业生态的创造者,以及科技强国道路上的攻坚表率。
“校长‘把幻想变成事实’的话语精准戳中了我的心。”202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新生贾东哲表示自己热爱半导体领域,也关注我国当前“卡脖子”的技术困境,他表示未来要深耕这一领域,用所学知识为技术突破贡献力量。来自法国的留学生代表ALBAN SCHMOLL(奥班・史默)分享了选择国科大的理由:“这里有世界顶尖的科研平台,还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我期待和中国同学一起,在全球气候模拟研究中找到解决方案。”
7位院士、3位教授获学校首届“立德树人奖”
典礼现场同步举行首届国科大“立德树人奖”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院士亲自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据介绍,首届立德树人奖获奖人包括郑度、李家春、陈润生、秦大河、李永舫、吴一戎、席南华7名院士,他们分别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与科研、流体力学前沿领域、我国生物信息学学科、我国冰冻圈科学和气候变化科学、化学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电子学与雷达技术前沿研究、代数群与量子群等领域成果斐然。
国科大的校旗在人群上方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供图
三位获奖教授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郭田德,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才典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郑阳恒,他们分别在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粒子物理学教育、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颁奖现场掌声热烈,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学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获奖教师代表国科大化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舫院士结合自身数十年的科研经历寄语新生:“科研无捷径,唯有坚守初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李永舫院士分享自己的人生公式让我记忆深刻,我会努力记住‘热爱+用心+努力+认真=成功’这句公式。”站在物理科学学院队列前排的2025级硕士生李芃静表示,本科期间的努力认真和对科研的憧憬,指引自己来到了国科大,“选择理论物理专业,也是因为这是我的热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会脚踏实地继续努力学习”。
据介绍,今年国科大迎来554名本科新生和20700名研究生新生,同时,国科大校园的不少硬件也在新学期“上新”——该校“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面投用,此次投用的9栋崭新建筑涵盖本硕博宿舍、教学楼、食堂与学生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有效缓解本科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及教师队伍壮大带来的校舍与配套设施紧张问题,为“本-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搭建了硬件平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