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学12名学生游学古街,识泉水历史。
近日,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四(4)班12名学生组成成长共同体,开展 “探访济南古街古巷” 主题游学活动,沿泉城广场、黑虎泉、解放阁、宽厚里、芙蓉街一线,以“行走课堂”形式触摸城市文脉,读懂家乡的泉水故事与红色记忆。
上午9时,研学队伍在泉城广场集结,标志性的泉标即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细细的杆顶托着小圆球,真像三股泉水往上涌!” 学生陈泽铭的发现引发伙伴们热议。随行家长范峻青结合资料讲解:“泉标是济南的城市名片,三股水流造型象征72名泉的灵动,泉水汇入护城河滋养着整座城市。” 在泉标前,孩子们的笑脸与城市地标一同定格在镜头中。
步行五分钟至黑虎泉畔,“哗啦哗啦” 的水声便传入耳畔。石壁上三尊虎头造型的泉口水流奔涌,岸边市民接水的场景让孩子们倍感新鲜。“三个虎头水流急缓不同,是因为泉眼深度有差异。” 刘维萍老师的讲解揭开了泉水的奥秘,“黑虎泉因水声如虎啸得名!”“四大泉群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 陈稼学等同学兴奋地围在泉水接饮处等待品尝,当泉水入喉时,他说:“泉水真解渴,有丝甘甜回味无穷。”“比起课本上的文字,实地看泉水奔涌、听历史讲解更能打动孩子,刚才有学生追问泉水成因,这种主动探究正是活动想达到的效果。” 刘维萍说。
沿护城河向东前行,庄重的解放阁映入眼帘。“77年前,济南战役的勇士们从这里突破城墙,换来城市的解放。” 随行家长马光民的讲述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走进阁内,老照片、作战地图与展柜中的步枪、军号,将孩子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就是吹着这个军号冲锋吗?” 陈稼学盯着旧军号追问,得到肯定答复后,若有所思地抚摸着展柜玻璃。登上阁顶,黑虎泉的灵动、老民居的古朴与远处高楼的现代图景尽收眼底。在 “革命烈士纪念墙” 前,12名学子自发站直身体,深深鞠躬致敬。
午后的古巷探访藏着别样惊喜。从解放阁拐入宽厚里,再走进热闹的芙蓉街,小吃摊的香气与市井笑声萦绕耳畔。刘维萍指着路牌介绍:“芙蓉街这些古巷曾是老济南人的聚居地,夏天家家户户门口摆桌吃饭聊天,特别热闹。” 芙蓉泉边,清澈的泉水里小鱼游弋,孩子们恍然大悟:“这就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样子吧!”
下午5时,游学队伍乘地铁返程,车厢里讨论声此起彼伏。“游学不是简单的游览,而是把地理、历史知识融入行走中,从泉水文化到革命历史,让孩子真正建立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刘维萍表示。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城市历史,在行走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