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培养乡亲们认可的健康“守门人”——宁夏医科大学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

    :2025年09月25日
    光明网-《光明日报》

    宁夏医科大学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教学,培养基层医学人才。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光明日报通讯员 朱瑶

    日前,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中心小学,一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现场教学正在进行。宁夏医科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用情景演绎还原气道梗阻场面,看到“患者”憋红的脸颊、慌乱的动作,台下孩子们瞬间绷紧神经。支教团成员用小学生易懂的口诀拆解流程,配合标准手势示范让大家跟学。“看着孩子们清澈渴求的眼神,恨不得把储备的知识全教给他们。”支教团成员杨雪峰感慨。

    据了解,宁夏医科大学已连续12年选派研究生到基层支教,他们带着孩子认识中药材、体验中医疗法,还开设卫生健康、医学科普等特色课程。“支教既培养了乡土情怀,也加深了学生对乡村医疗教育的了解,毕业后到基层工作的意愿会更强烈。这是我们鼓励引导人才往基层走的一种方式。”宁夏医科大学团委副书记何楠说。

    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高等院校,多年来,宁夏医科大学结合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实际,不断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引导更多毕业生扎根基层卫生机构。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招生培养就是其中一种。自2010年起,宁夏医科大学面向区内农村生源地,定向招收临床医学、中医学两大急需专业学生,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服务群众。“为确保人才更符合基层需求,我们采取‘5+3’一体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学生先经过五年的医学本科教育,再进行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战经验结合起来,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该校教务处处长徐涛告诉记者,“理论+实践”的递进式培养,大幅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胜任。

    “阿姨,千万别紧张,针灸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咱做几次治疗,关节疼就慢慢减轻了。”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卫生院,主治医师杨锦辉一边给患者消毒穴位,一边耐心地解释。在这里工作5年,他早已和乡亲们成了一家人。

    作为宁夏第一批中医方向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020年,经过多年学习培训的杨锦辉来到红河镇卫生院工作。“刚来就发现,乡镇卫生院几乎没有中医服务项目,大家对中医的认识很有限,不少人长期被关节疼痛、颈肩不适等病症困扰,已经习以为常了。”于是,在杨锦辉的持续耐心科普和治疗下,乡亲们对中医越来越认可,卫生院的中医服务从针灸逐步拓展到推拿按摩、艾灸针刺、拔罐刮痧、中药熏洗等多项特色诊疗项目。他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同事一起提升中医服务能力。

    十几年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仿佛一条“输血通道”,源源不断为基层医疗领域注入新鲜血液。“我们累计培养了800多名定向免费医学生,几乎所有定向全科医学生毕业后都去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了乡亲们认可的健康‘守门人’。”宁夏医科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刘东说。

    据了解,为缓解基层医疗人才“留不住、发展难”的困境,宁夏医科大学还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改革,主动加强与医疗卫生部门、地方政府、基层医疗机构的沟通,在人员聘用、职称晋升、评奖推优等方面给予倾斜,畅通全科医生发展渠道,让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全力为宁夏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5日 08版)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宁夏医科大学支教 海姆立克急救法现场教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中医药文化普及 基层医疗人才培养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