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学院"爱心专列号"行驶20年,助50名贫困学子圆学梦。学校将以全助学费助学金传承公益。
在瓯越大地,温州商学院“爱心专列号”已温情行驶二十载。在10月15日举办的2025年开学典礼暨迎新晚会上,“爱心专列号”第1001站再度启程,以全额学费资助50名学子逐梦校园的善举,续写“善行天下 爱满校园”的育人新篇章。
此次受助的学子来自不同的省份,有的来自偏远山区,家庭收入微薄;有的突遭变故,生活陷入困境,但生活的重担并未磨灭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为确保资助精准到位,经过学生自主申请、大数据深度分析以及实地走访调查等严谨流程,学校最终确定为这50名困难学生全额资助学费,帮助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业。晚会上,为让资助行动更加润物无声,学校特别安排10名爱心志愿者上台,代为接收这份饱含深情的开学礼。
“这份资助帮我按下了追梦的启动键。”来自贵州山区的受助学生小李说,家庭经济的困境曾让他深感迷茫与无助,学校“爱心专列号”的资助为他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未来,他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大屏幕上,“爱心专列号”二十年来的风雨兼程与暖心瞬间一一闪过。二十年前,学校创办人张汉鸣先生偶然得知有孩子因贫失学,忧心忡忡,旋即联合媒体发起“寻找山里苦孩子”助学活动。短短一个月,百余名孩子的求学希望被重新点燃。次年,超强台风“桑美”肆虐温州。学校当即成立“爱心专列号”,注入首笔百万元爱心款,为受灾孩子和孤寡老人送去慰藉。自此,“爱心专列号”鸣笛启程。
二十年来,“爱心专列号”不断拓宽帮扶领域,从最初专注于助学,逐渐延伸至环保、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多元领域,10万多人次师生参与5000多项爱心志愿活动。其间,感人故事层出不穷,5年间涌现出6例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学校先后培育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以及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e米阳光”等众多学生公益团队,成为校园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曾经的受助者李秋红如今也接过爱心的接力棒,成长为一名志愿者,让爱心的涟漪不断扩散。
在“爱心专列号”运行20周年暨第1001站的特殊时刻,张汉鸣先生再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办学初心。温州市教育局局长郑焕东,以及来校参加“温商发展对话”的10余位国外嘉宾共同见证并助力“爱心专列号”第1001站发车。随着全场激动人心的“3、2、1”倒数声,“爱心专列号 ” 鸣响汽笛,缓缓驶向充满希望的远方。(记者 邱晓琴 张晓荣)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