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如何从落后到领先?首都科技人才走进北邮讲述硬核“攻坚”经历

    :2025年10月20日
    新京报

    企业进入学校是一场“双向奔赴”,“学校能够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能更好地助力学校科研开展、更好培养人才,最终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通信企业何以走向世界?一行行代码如何筑起网络安全的保护墙?中国芯片怎样才能不再被“卡脖子”?10月17日,“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走进北京邮电大学,三位科技人才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故事和所思所想,引导青年学子以“网络强国 网信报国”为己任,为国家科技进步注入新生力量。

    实干攻关,科技人才分享如何在卡脖子领域撕开一道口子

    从2G到3G、4G,再到如今的5G,手机信号上方数字的小变化,背后是中国无线通信人努力追赶世界的脚步。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孙立新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中国无线通信标准从落后到领先的故事。1993年,孙立新刚毕业就参与了最早的2G数字标准化工作。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中国提出了TD-SCDMA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孙立新参与并主导了主要的技术起草工作,最终这一标准通过并填补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

    jinyu1202510201546432736414.JPG

    孙立新现场分享了中国无线通信标准从落后到领先的故事。图/北京邮电大学

    此后,孙立新又一头扎进了产品的技术开发中去,“知识产权就是通信企业走向世界的‘敲门砖’,必须突破。”获取多项专利技术、将组网方案送出去……孙立新的每一步并不平坦,却走得扎实而坚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坚守初心,继续前行。”

    一位来自集成电路产业一线的科技代表分享了在国产内存芯片领域研发的故事。代表表示,DRAM芯片不是简单的电子零件,它是数字时代的“工业粮食”,是大国博弈的“战略必争地”。

    该产业一线科技代表此后加入了中国半导体事业,和团队成员一起自主制造内存芯片,迈出了中国本土芯片行业自主化的重要一步。而今,芯片量产已经成为现实。他提到,所在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技术和产品突破,实现跟跑甚至领跑,背后的原因,其实正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企业是出题人,产业链是答题人,国家政策是护航人,只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实干攻关,就能握指成拳,把产业链拧成一股绳,在卡脖子领域撕开一道口子!”

    来自中国电信集团的刘奇是此次宣讲团成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但95后的他已经成为中国电信安全攻防专业首席专家,专注于在网络空间拦截网络攻击,用一行行代码筑起守护通信安全的数字长城。

    jinyu1202510201546442736415.JPG

    刘奇现场分享如何在网络空间拦截网络攻击。图/北京邮电大学

    刚满18岁,刘奇就在一家企业任职安全工程师。在一次处理黑客入侵的应急响应事件中,他第一次开始思考,技术究竟该为什么服务?“那天,责任、使命压在了我身上,我花了四个多小时将数据恢复到了前一天的状态。这个事件让我深刻体会到:我的技术能力,应该成为党和国家的‘数字哨兵’,站在最前线。”同时,刘奇也提到,网络安全不是单兵作战,他始终秉持“一人成长带动一群人成长”的管理理念和“以实战验防御,用演习见标准”的技术理念,带领着近百人的安全团队在守护着用户的数字生命线,打造了中国电信安全攻防对抗体系,用“真刀真枪”的攻防演练培养出100多名青年尖兵,带领他们走向科技报国之路。

    对“技术融合”和“专业落地”有了更深理解

    生动鲜活又精彩的科研经历,让在场师生听得入神。

    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姚海鹏表示,学校培养人才要“顶天”,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也要“立地”,跟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步入社会进入企业之后,发挥重要的科技作用。”其表示,企业进入学校是一场“双向奔赴”,“学校能够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能更好地助力学校开展科研、培养人才,最终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姚乃心表示,这次宣讲让自己对通信行业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从2G到6G的技术迭代,到网络安全的体系构建和芯片的自主攻坚,我看到了一条清晰而坚定的产业赶超之路。”姚乃心表示,目前所从事的科研训练——无论是理论推导还是仿真验证,都不仅是完成课题,而且是在参与一场持续而深刻的技术接力,希望未来能将所学所研,转化为通信系统底层能力的一砖一瓦,为中国通信事业的持续演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邮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25级研究生白瑾提到,三位前辈的分享,让自己对“技术融合”和“专业落地”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未来既要专注攻防技术、数据安全等知识学习,也要主动参与实践,把本科的安全思维和现在的数据能力拧成一股绳,把技术能力转化为守护网络安全的实际力量。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无线通信标准 中国芯片 卡脖子领域 网络安全攻防 新型举国体制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