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学生们将于即日起至22日,演出代表作品,最终评选结果将在10月24日桂林艺术节开幕式上揭晓。
“戏剧让世界更美好!”10月20日下午,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的镜框式舞台剧场内,来自保加利亚、中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学生代表们身着民族服饰,在台上喊出这一口号。当日,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25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正式开幕,各国学生们将于即日起至22日,演出代表作品,最终评选结果将在10月24日桂林艺术节开幕式上揭晓。
世界戏剧教育联盟于2016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一个联合世界知名戏剧院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国际性组织。联盟以全球为视野,旨在加强世界范围内戏剧院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戏剧教育的繁荣与发展。目前已有来自保加利亚、中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日本、韩国、波兰、俄罗斯、西班牙、乌克兰、英国和美国的16所世界知名戏剧院校加入。
学生代表们身着民族服饰在台上表达“戏剧让世界更美好”。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此次展演主题为“梦”与“恋”,参与展演的国外代表作品分别为来自英国的伦敦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美国的奥城大学戏剧学院、俄罗斯的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希腊的雅典音乐戏剧学院以及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维利戏剧电影大学。在戏剧展演期间,将评选出优秀表演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剧目奖,并于10月24日揭晓。
作为东道主,中央戏剧学院带来了首部展演作品,名为《庄周梦蝶》。记者现场了解到,该剧是一场穿行于梦境与现实的精神叩问,是一部浸透中国哲学智慧的诗意剧作。本剧以《庄子》哲学思想为内核,重构战国末年漆园小吏庄周“试妻劈棺”的荒诞寓言,展开一场关于执念与逍遥、真实与虚幻的终极思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部作品的制作方为“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国演剧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创新团队”。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秘书长、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告诉记者,2024年10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名单,共34所高校34个创新团队,中央戏剧学院是其中唯一的艺术类团队,此次参展剧目便由该团队支持打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卓越贡献。
“‘庄周梦蝶’这部剧从今年4月开始第一轮演出,其间,我跟随学校去了韩国、爱丁堡和日本进行展演,结识了非常多的外国友人,也看到了很多国外优秀作品。我最大的收获是,每个人都要在紧密的戏剧节奏中饰演不同角色,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炼。”中央戏剧学院2023级音乐剧系研究生徐诺说道。
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们表演传统舞蹈。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中央戏剧学院2025级导演系硕士学生朱瑀晗是这部作品的男主角,饰演周公。他介绍,这幕剧涵盖了包括皮影在内的很多中国非遗传统文化,他希望通过这幕剧在国际上的巡回展演,让中国文化不仅被世界看见,亦力求被世界所理解。“我们带向世界的是中国传统、关乎哲学和人生态度的戏剧,希望通过戏剧讲好中国故事,表达我们的古今智慧和态度,以更好地结下国际友谊。”在爱丁堡的八场演出场场爆满,“一位英国观众跟我表达感谢,他也希望东方文化更多让西方看到,这让我成就感满满,我们在做正确且值得的事。”
郝戎介绍,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由中央戏剧学院发起,旨在通过这样的平台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戏剧文化交流,增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戏剧教育的重要交流平台。近两年,中央戏剧学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桂林市委、市政府和广西文旅厅打造了桂林艺术节,此次参与展演作品也将出现在桂林,将不同国家的戏剧文化向民间推动,促进文化交流。
“爱情与梦幻是永恒的主题,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没有一个国家的剧本或文学作品反映的爱情故事是完全雷同的,我们希望通过今年‘梦’与‘爱’的主题,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人类的精神世界。”谈到今年的主题,郝戎说道。他希望用梦与现实的逻辑关系,让戏剧的魅力和力量促进各民族融合,助推戏剧教育的国际交流。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