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学院依托济南市校融合战略,建设齐鲁法治文化产教研创基地,通过多元协同传播、文化浸润场景、检校合作及法治六进,将学术资源转化法治动能,为济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
作为齐鲁文化发源地核心区与省会城市,济南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法治标杆城市的使命。山东政法学院依托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项目《齐鲁法治文化产教研创基地》,以“齐鲁文化+法治文化”为核心抓手,通过产教融合、研创汇通的多元路径,将学术资源转化为法治实践动能,为济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法治力量。
聚合力:构建多元协同传播共同体
法治文化建设需打破主体壁垒,凝聚多方合力。2024年12月,山东政法学院项目团队牵头举办齐鲁法治文化产教研创基地建设研讨会暨传播共同体成立仪式,正式搭建起跨领域法治服务平台。来自山东省司法厅、历城区人民检察院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的高校学者,以及齐鲁律师事务所等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基地建设、齐鲁法治文化地域特质、AI体验大模型建构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这一“政行企校”协同机制的建立,打破了资源分散的传统局限,形成了法治研究、实践服务与文化传播的合力,为法治济南建设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体系,成为市校融合赋能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筑阵地:打造文化浸润传播新场景
法治文化可感可及,需要具象化的传播载体。山东政法学院在图书馆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打造齐鲁法治文化长廊,将抽象的法治精神转化为可观可学的文化景观。长廊深度挖掘齐鲁文化中礼与法、德与法等核心元素,系统呈现“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古代智慧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窗口。
依托团委社团与图书馆读者俱乐部,深入开展齐鲁法治楹联文化书画展览和法学小沙龙等活动,通过法治楹联书写、法家名言解读、法治案例研讨等形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法治的认知。这种“阵地建设+活动赋能”的模式,使文化长廊成为培育法治信仰的重要载体,引导师生成为法治精神的忠实崇尚者与积极传播者。

育人才:深化检校合作锻造法治中坚
高质量法治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山东政法学院以市校融合项目为纽带,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及淄博、东营等多地检察机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检察理论研究基地与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起“理论+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项目团队联合刑事司法学院推出“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东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琳、聊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富彬、鄄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宋林等实务专家先后登台授课,结合真实案例解读司法实践要点,为学子梳理法律职业素养框架。这种“学界+业界”的共育模式,有效打通了人才培养与司法需求的衔接通道,为济南乃至全省输送了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法治人才。

惠民生:法治六进浸润社会治理末梢
法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融入基层实践。项目团队以“法治六进”为抓手,组织专家学者与实务骨干深入校园、乡村、企业等场景,开展精准普法服务。2025年3至9月,项目负责人围绕《齐鲁法治楹联与家风家训》主题,先后走进济南七中、章丘区三涧溪村、济南车务段、济南职业学院等单位,传播齐鲁法治文化,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同时,各合作单位同步发力,历城区人民检察院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走进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历城区易安小学、历城区智轩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预防校园欺凌和法治宣讲讲座;章丘区人民检察院到章丘区自然资源局、章丘河务局、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普法宣传并讲授“自护教育”课程;齐鲁律师事务所联合济微监狱为服刑人员举办“法为明灯 引航新生”专项法律援助咨询活动,为莱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社会工作者进行法律培训。这些接地气的普法活动,如同毛细血管般将法治养分输送到社会各层面,切实提升了民众法治意识与法律素养。

强支撑:课题研究破解发展实践难题
理论研究是法治建设的源头活水。山东政法学院协调学校党委宣传部和科研处分别设立法治文化专项课题,引导科研力量聚焦实践需求。2025年以来,项目组已斩获5项横纵向课题,其中项目主持人张建波教授的《关于推进齐鲁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研究》获山东省第二批决策咨询研究项目资助,成员宋健主持立项横向课题《微视频与法治文化传播融合应用》、山东省法治文化专项课题《齐鲁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研究》和聊城市法学会课题《法治赋能与文化传承:聊城市“非遗传承+普法宣传”融合发展研究》;成员潘志玉主持立项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5年一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司法裁判研究》。这些课题或阐释齐鲁红色文化与法治文化,或探索数字化普法新路径,或聚焦传统法律文化与司法裁判的融合,从文化传承、传播创新、司法实践等维度提供理论支撑与解决方案,实现了“科研成果—实践应用”的高效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理论根基。
从共同体搭建到阵地建设,从人才培育到基层普法,再到理论创新,山东政法学院以市校融合项目为桥梁,让齐鲁法治文化在新时代济南焕发新生机。这一实践不仅打造了法治文化传播的“济南样本”,更以文化软实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来源:山东政法学院 张建波)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猜您喜欢
猜您喜欢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