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套路太深,女留学生太天真,回国隔离,短短几日被骗500多万

    :2020年05月02日
    华人生活网

    疫情爆发后,有许多不法分子冒充大使馆,利用疫情的特殊情况对海外华人进行诈骗。最近,在英国的留学生小李前前后后被骗了500多万,回想起细节,还是非常的瘆人。留学生回国隔离,惨遭被骗疫情期间,小李...

    情爆发后,有许多不法分子冒充大使馆,利用疫情的特殊情况对海外华人进行诈骗。

    最近,在英国的留学生小李前前后后被骗了500多万,回想起细节,还是非常的瘆人。

    留学生回国隔离,惨遭被骗

    疫情期间,小李从英国飞回国在西安隔离观察。

    但是,就在隔离的那几天,她接到了自称是上海警察的电话。

    骗子在一方冒充着上海警察,对方那边称小李将会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签证中心的邮件,因为她涉嫌在英国非法打工,会将其加入黑名单。

    需要她银行账户缴纳70万元的保证金。

    70万仅仅还不够,之后,小李又接到英国爱丁堡警察局的电话,对方让小李提供支付验证码,就这样转走小李280多万元。

    让她分两次继续缴纳了300万元的保证金。

    这里已经300多万了,但是贪心的骗子还不够,又让小李去西安交通银行配合骗子将账户解冻,最后一次被转走账户内200多万元。

    但是她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有几十万元的钱是她找身边的同学借的,结果给骗子转账过去。

    至目前为止,小李在英国、西安等地共计被骗了500多万元,太可怕了。

    海外骗子的常见手段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

    骗徒手段“花样翻新”套路升级,有关犯罪手法还具有一定迷惑性。

    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留学生屡屡上当。

    为此,我们盘点了近期发生在世界各地常见的几种骗局,帮你识破套路,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1,冒充中国驻外使领馆、快递公司诈骗

    在海外,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是诈骗分子惯用的套路。

    近期,中国驻英国、日本、美国、瑞士等国使领馆纷纷接到多名中国公民求助,反映遭遇电信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快递公司等名义,谎称当事人包裹需要领取,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

    进而以包裹内物品表明当事人涉案为由,主动“协助”受害人转接国内“警局”及“检察院”电话(实为虚拟假冒电话)。

    诱骗当事人提供本人银行账号、取款密码或者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

    由于近期不少中国公民委托国内亲友邮寄口罩等防疫用品,有关犯罪手法具有一定迷惑性。

    2,借销售防疫物资之名实施欺诈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地的防疫物资需求量激增,不法之徒趁虚而入,由此引发的诈骗活动与日俱增。

    诈骗分子谎称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诱骗当事人汇款后即失去联系。

    在这里,我们提醒华侨华人、留学生,对自称有防疫紧俏物资的,要特别加强背景调查,核实真伪。

    网上交易要通过正规网购平台进行,不要盲目相信代销代购信息。

    防骗与防疫同样重要,收到提及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3,“特效药”治疗新冠肺炎的骗局

    此前,美国纽约有电视节目宣传称有产品可以治疗新冠肺炎。

    2月12日,该节目主持人向医生询问网站上销售的一款口服液,是否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医生回答说该产品虽然没有在新冠病毒上检测。

    但此前曾在其他冠状病毒上进行测试,可以在12小时内消灭病毒。

    但是没过多久,当地时间3月5日,纽约州检察办公室已对该节目发布“停止与终止”命令,还发放消费者防诈骗指南和贴士。

    同时呼吁民众若发现有商家借疫情哄抬物价,应尽快举报。

    除此之外,有的诈骗者还通过设立虚假慈善网站,吸引民众为病毒感染者进行募捐。

    或使用电邮、短信和社交媒体帖子等方式发布病毒更新信息,内含可疑链接,一旦民众点开,个人信息就会被盗。

    目前,还没有什么所谓的特效药可以完全治疗新冠肺炎。

    华侨华人、留学生如果碰到向你发短信或电话推销药品的,一概不要相信,都是骗子。

    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信息,不买、不信任何“特效神药”,不信非专业机构信息。

    4,发送“钓鱼”短信和链接行骗

    迄今为止,加拿大最常见的涉新冠病毒骗局是来自声称红十字会的短信,短信提及可以提供免费口罩。  

    有民众称,该信息包含一条“红十字会”网站链接,当点进链接后,网站要求付款,声称这既可作为捐赠,也可作为运送口罩的付费。

    还有人收到冒充公共卫生机构的电话和语音邮件。

    电话中说,该人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要获得处方,必须提供信用卡卡号和医疗卡卡号。

    冒充权威的卫生部门,伪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诈骗的事件也出现过。

    骗徒声称能够向受害者提供他们所在地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名单。

    当人们点击所谓的名单链接时,会被引导至一个恶意网站,这些网站链接诱骗受害者们分享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和银行卡卡号等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骗徒借用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派钱计划套取个人信息,以“航班因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被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为由盗刷信用卡。

    冒用医院或慈善基金会等名义,利用大家的同情心理进行诈骗……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这类诈骗数量还会继续上升。

    犯罪分子善于利用人们在疫情期间急于保护自己的心理来行骗。

    再次提醒,海外的华侨华人、留学生们,做好防范,骗子无处不在,套路防不胜防,时刻要警惕!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疫情 爆发 许多 不法分子 冒充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