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祖宗的这句话从未过时,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孩子的教育要趁早。不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就不需要教育,而是恰恰相反,孩子从小的教育将直接影响一生。孩子从小...
古人有云: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老祖宗的这句话从未过时,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孩子的教育要趁早。不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就不需要教育,而是恰恰相反,孩子从小的教育将直接影响一生。
孩子从小的教育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父母的格局、境界和素养,而这一切也和人的身份、地位、金钱和学历都无关,完全靠人的意识和自我修炼,是装不出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看周围的那些孩子,就能读懂他们背后的父母和家庭,所有的格局和修养在孩子身上都会显现出来,孩子的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有的让人愉悦,有的让人生厌。
日前,吉林有一位4岁萌娃的表现火了,一夜之间就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支持,其中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从视频来看,小女孩当时正在方舱隔离治疗,周围都是隔离人员,环境也很简陋,屋顶上方是钢架结构。
小女孩则坐在病床上,利用隔板写字,时而托腮,时而思考,虽然写的只是简单的数字,但能看得出她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最关键的是,小女孩显得非常安静,不哭不闹,就一个人在默默地写作业,她并没有因为隔离场所的环境简陋,缺少娱乐和玩耍的空间而哭闹,虽然大人也在旁边,但她却没有任性和撒娇。
要知道4岁的孩子,正常情况下还是在幼儿园小班,为人父母的应该都清楚孩子刚入园时是什么状态,哭闹是常态,就算是回家做一些手工作业,也没法专注,更何况这个小女孩还在隔离治疗,实在是难能可贵。
看完这段视频,很多人可能都觉得不大可能,才4岁的孩子,怎么就能做到如此淡定呢?
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妈妈哄着孩子,说写完这本小册子就可以回家了,但实际上,这是骨子里的修养和家教。
虽然这个调子喊得有点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四岁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要让他消停的话,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拿着手机看动画片,相信大多数父母都能感同身受。
据孩子的妈妈介绍,小女孩是家里第一个被确诊的,其他家庭成员也随后被确诊隔离治疗,一开始妈妈还担心孩子能否适应方舱的环境,更担心孩子能否配合吃中药。
可是已经十天了,孩子的表现让她感到惊讶,孩子不哭不闹,就像在家一样,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就连大人都觉得很苦的中药,女儿也一口就喝了下去,看着很心疼。
可是妈妈还是觉得非常欣慰,因为孩子真的很听话,很懂事,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跳跳绳,写写字,画画。
最后,这位妈妈还表达了对国家、医护和网友的谢意,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
很坦白地说,看到小女孩和妈妈的表现,真的让人很欣慰,他们生病住院是不幸的,但他们却用自己乐观的态度,积极的配合向所有人展示了他们的修养,让整体防控的大格局变得和谐有爱,真的值得点赞。
孩子的未来不仅仅是靠知识的积累,还应该靠优良的家教和修养,只有真正拥有大格局,一个人才能走得更久、更远,才能体现出对社会的价值。
想要让几岁的孩子懂事,靠说教是没用的,关键在于父母的传承,父母要用自己平时的表现去影响孩子,通过点滴小事让孩子明白大道理。
父母的格局和修养,实际上就决定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而且这种影响会体现在无形之中,看不见摸不着,在不经意间就形成了孩子早期的价值观。
有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是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大老粗",怎么去教育孩子?
其实,父母的格局和知识、文化和学历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能不能做到有格局,能舍弃眼前看长远,顾全大局,心态乐观,荣辱不惊,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孩子表现优异,是父母的功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