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茶艺、乐器、书画、歌舞……府学小学举办沉浸式中秋“邀月”诗会

    :2022年09月10日
    新京报

    府学胡同小学将继续借助府学这一“活”的教育博物馆,秉承府学文化立人办学理念,不断涵养教师文化素养。

    月色澄澈,细竹掩映,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本部前院——“敷礼明伦”园内欢声笑语。9月9日晚7点,一场以“邀月”为主题、室外沉浸式的中秋诗会在这里举行。该校校长滕亚杰、书记谢丽娟及部分行政领导、教师参加。

    在场的近40名老师全部身着汉服,既是演员,也是观众,通过“诗”“书”“礼”“乐”“射”等相关活动,体味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咚!”诗会经滕亚杰的“一锤定音”拉开帷幕,鼓声落下,命名为“婵娟”“玉轮”“冰镜”的三个小组被选中,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诵读关于月亮的诗词。

    接着是和诗环节,一名女老师神态自若地表演冲泡花茶,一名女老师带来充满诗意的茶文化解说,另有一名男老师抚古琴伴奏,现场氛围清幽宁静。

    luoyan2022910114147684195_1.jpg

    “月下品茗——和诗”环节。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在之后的赏诗环节中,台上的舞蹈表演和琵琶弹奏相得益彰,一曲奏罢,在旁侧展示绘画和书法的两名老师把作品带上舞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表演书法的庞国光老师用草书写下这句诗词,他借此祝愿大家花常好、月常圆、人常乐。表演绘画的孙超老师利用“三远法”进行造境,同样传递出花好月圆的寓意。

    luoyan2022910114148684196_1.jpg

    庞国光老师展示书法作品。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投壶射礼与猜灯谜的戏诗环节将活动推向互动高潮,老师们或受邀或主动上台,朝双耳龙形壶里投掷三箭,亲身感受古人的礼仪和娱乐项目;猜灯谜环节中,以小组的形式竞猜灯笼上的谜语,大家集思广益,纷纷答出谜底。

    赋诗环节中,五位语文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起创作和书写的五首诗词。表演者之一的夏晴告诉记者,这五首诗是她和同事们在一天时间里写出来的,内容关于赏月以及对学校的祝福。

    luoyan2022910114149684197_1.jpg

    语文老师们自己书写的原创诗词。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任教以后,我努力奔跑,不惧风雨,为理想奋斗。府学你好,我满是自豪,越美好越引以为傲。”诗会最后,六名老师演唱《你好,府学》,这首歌曲改编自《明天,你好》,老师们重新填词,唱出心中对教育的热情。副歌响起,观众们跟着旋律节奏拍手,共同沉浸在歌声之中。

    luoyan2022910114150684198_1.jpg

    老师们一起演唱《你好,府学》。新京报见习记者 罗艳 摄

    “目的达到了,老师们都流连忘返,沉浸其中。”滕亚杰看着开心合影的老师们对记者说。

    她表示,举办活动的初衷,是想让老师们感受到,他们身上所积累的文化特质,跟未来的教育息息相关。她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老师们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学习诗歌、书法、美术……既对学生有益,也有利于老师自身的职业发展。

    借着今年中秋节与教师节重合的契机,她也想让老师们知道,教师职业的神圣就在于将自己的所学和内心传递出去。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月色 澄澈 掩映 东城区 胡同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