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学习雷锋精神,吴为山雕塑《雷锋》走进府学胡同小学

    :2024年03月04日
    新京报

    雕塑作品《雷锋》铜像首次在北京中小学校园中展出。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3月4日,在第61个学雷锋日到来之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雕塑作品《雷锋》铜像首次在北京中小学校园中展出。当日,中国美术馆“追寻雷锋足迹 弘扬志愿精神”联合府学胡同小学举行了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

    1.JPG

    少先队员代表为《雷锋》铜像敬献红领巾。供图/府学胡同小学

    《雷锋》铜像首次走进北京中小学校园

    在当日的活动上,中国美术馆带着馆长吴为山亲手创作的雷锋雕像走进了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府学胡同小学校园中。这也是这座雕像首次在北京中小学校园中展出。中国美术馆副书记张百成、府学胡同小学校长滕亚杰,以及府学胡同小学学生曹慕晗共同为《雷锋》铜像揭幕,少先队员为《雷锋》铜像敬献红领巾。

    这座《雷锋》铜像由吴为山于2012年创作,总高约2米,塑造了雷锋面含微笑走在春风里的生动形象。《雷锋》铜像已经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并配以诗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邮票图案分别为毛泽东同志题词、《雷锋》雕塑。

    雕像将在府学胡同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出,各年级师生将陆续前来参观,红领巾志愿讲解队的成员为大家带来讲解服务。后期还将围绕《雷锋》铜像开展美术临摹、劳动泥塑、雷锋剧目创作、见字如面、诗歌创作等形式的学科活动,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主题活动上,府学胡同小学的学生代表还带来了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是一次美育和德育相融合的教育活动,也是社会跟学校共同创设的一堂大思政课。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让学生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感悟雷锋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这些过程中,同学们能觉得跟雷锋精神越来越贴近。”滕亚杰表示。

    2.JPG

    学生代表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供图/府学胡同小学

    弘扬志愿精神,学生以实际行动追寻雷锋足迹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府学胡同小学的同学们对《雷锋日记》做了全新的改编,将从中感受到的雷锋服务人民、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联系到了身边同学践行雷锋精神的真实案例中。

    yangff2024341824501769725.JPG

    少先队员代表带来《雷锋日记》新编。 府学胡同小学供图

    当日,“知行至善”助盲志愿队代表和中国美术馆志愿小讲解员分享了他们的志愿服务经历。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誓言。2024年,府学胡同小学新添了19个志愿服务中队,为校园和社会增添少先队员服务力量。领导及嘉宾在活动上为志愿服务队颁发证书。

    滕亚杰表示,在博物馆、福利院、养老院,府学胡同小学的同学们争当小小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现在志愿服务的范围很广,孩子们可以在很多方面为社会做贡献。在校内,同学们也能够帮助同伴、为自己的班级服务。通过这个活动,学校希望孩子们能从小事做起,培养起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品质。”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府学胡同小学与中国美术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后,双方将陆续启动多样的“牵手活动”,加强馆校深入合作,引入中国美术馆的艺术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交流展示和系列活动。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无论 时代 如何 变迁 雷锋精神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