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天津大学联合研发阿尔兹海默症女性特异性纳米药,守护“她健康”

    :2024年03月08日
    新京报

    未来,发展更精准的药物递送方式尤为重要,将有利于疗效最大化。

    3月8日,新京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常津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研究员窦妍合作,成功研发针对女性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特异性纳米药物,有望为女性患者个性化治疗带来福音。目前,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今日纳米》。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伴随记忆认知功能的进行性退化。目前全球有上千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疾病进展率和死亡率是男性的2至3倍。

    研究团队利用去卵巢的、阿尔兹海默症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 天津大学供图

    阿尔兹海默症的女性易感性从何而来?常津表示,研究表明,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显著降低可能是患该病风险更大的诱因。雌激素在女性体内发挥着保护中枢神经的重要角色,其与脑中特异性雌激素受体共同促进神经元生长和分化并维持脑内氧化还原稳态。一旦女性开始绝经,雌激素这重要的中枢神经“护卫”长期缺席,将促进神经退行性病变,加速认知能力下降。目前学界尚无针对女性特异性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方法。

    因此,常津与窦妍合作,首次基于植物雌激素甘草素研发了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实现对绝经后女性阿尔兹海默症的特异性治疗。该纳米药物能够一定程度激活特异性雌激素受体介导的神经保护信号通路,显著改善雌激素缺失导致的氧化应激、胆碱能异常、神经元损伤和突触功能障碍。

    研究团队利用去卵巢的、阿尔兹海默症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药物一方面能够增强小鼠的抗凋亡信号级联,另一方面可抑制神经元氧化损伤和胆碱能功能障碍。简单来说,即凭借依赖鼻腔给药的脑内有效递送,该纳米药物可很好地缓解小鼠严重恶化的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复杂。我们目前研发了9种抗阿尔兹海默症的系列纳米药物,发表了8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公开1项PCT国际专利。我们也正在和制药企业磋商,筛选更精准的纳米药物进行临床前研究。”常津表示,未来,发展更精准的药物递送方式尤为重要,将有利于疗效最大化,“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攻关方向。我们力争为纳米药物真正用于患者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3月 8日 新京报 记者 天津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