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000余项、540名同学入选“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名单……近年来,济南工程...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1000余项、540名同学入选“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名单……近年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提质”为导向,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生态、创新成果反哺机制,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创新之路。
需求导向
锻造专业与产业“适配力”
“郭老师,咱们学校在服装设计技能大赛上获奖的学生,能不能提前预定到我们企业来上班呀……”企业直接上门要学生的现象,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常发生。近年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需求为导向,锚定产业链,积极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以服务济南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主线,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自贸试验区建设及新旧动能转换实践。通过精准聚焦济南市十大标志性产业链需求,首创“企业技术需求+行业用人需求”双清单机制,动态优化专业布局,近五年学校新增智能建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15个,大数据等3个专业入选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品牌。
每年暑假,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都要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培训,根据专业不同,有的走进直播间,有的走进物流公司,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不断改进专业教学。这是学校开展的“访企拓岗”“百校万企万师双进”专项行动。依托这些活动,学校形成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搬到车间里”的育人模式,其服务区域经济的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度济南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十大案例”。
双融驱动
产教科创协同激发“新动能”
多年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放学校大门,积极围绕区域重点支柱产业的现实需求,与企业紧密合作,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轮驱动,创新“产业园区+大学园区”双园融合模式,不断激活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新动能。
学校牵头成立了黄河流域智能建造产教联盟、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济南市汽车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网络;同时,学校联合龙头企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学徒制”协同育人体系,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社会服务方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持续突破。学校建成“1+N+X”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师生深入社区开展助农直播、碳中和宣讲等公益项目,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同步发力,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设立“海右国际学院”“班·墨学院”,开发输出国际课程标准15门,中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办学项目,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国际化办学示范校。
成果反哺:
构建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
高职院校成果反哺机制通过多维度协同创新,已成为职业教育深度对接产业需求的核心动能。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首创“个体-企业-区域-国际”四维服务体系,形成社会效益与职业教育高质量互促的良性循环。
面向个体,学校构建全生命周期技能提升通道,年培训规模突破2万人次;面向企业,以大师工作室承接形象设计、短视频制作等项目60余项,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面向区域,联合政校企社乡多元主体,打造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面向国际,推动“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同时,依托9个省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学校近三年完成了《移动机器人机械结构研发》等技术攻关项目130余项,授权专利132项,解决中小微企业技术痛点,创造经济效益超3200万元;依托职业技能鉴定站、继续教育学院、社区学院等平台,2024年开展专升本培训、再就业技能提升等项目,社会培训收益达3500万元。
通过持续深化成果反哺机制,学校实现专业建设迭代升级:完成49个专业数字化改造,开发510门新课程;很多毕业生扎根济南,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反哺与人才供给,构建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的齐鲁样板,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贡献“济工院方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