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AI与交互体验感十足,清华美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启幕

    :2025年05月24日
    新京报

    170余名研究生的1000余件毕业作品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集中展出,展出时间为5月24日至6月1日。

    “做出手势,解锁敦煌神瑞动物吧!”“请用扫码枪选择三款心仪的商品扫码,获取你的科普小票”“用力挤压毛绒球,收获一段专属自己的情绪旅程”“戳一戳植物,它们会和你说话”……5月23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启幕,多个交互体验作品吸引了观众驻足体验。

    今年毕业展上,170余名研究生的1000余件毕业作品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集中展出,展出时间为5月24日至6月1日。

    参展者头戴VR头盔在现场体验三星堆复原文物的声音。新京报记者 冯琪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参展者头戴VR头盔,手持两枚手柄在空中划动,音响装置随着他的动作播放出好听的音乐。他正在体验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系硕士毕业生和冰如的毕业作品,主题围绕三星堆文物,作品名称为《神树韶鸣》。“我设计了一个数字文物交互体验游戏。”和冰如解释道。

    “四川大学一位教授和他的团队专门做三星堆文物的复原研究,他们复原了6个铜铃的声音,我把这6个铜铃的声音提取出来,用3D打印文物做了铜铃的复制品展示出来,并给它们装上了NFC贴片,用手机靠近就会听到这个铜铃被复原出的声音。”和冰如还用这些铜铃为作品制作了音乐,观众可用VR装置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去奏响这个音乐。

    艺术交互作品“比特食验室”吸引观众驻足体验。新京报记者 冯琪 摄

    记者了解到,设置AI与交互体验区域,渗透“艺科融合”的理念,让观众“体验艺术”“感受艺术”,是今年研究生毕业作品普遍呈现的一大亮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今年的毕业作品中,同学们更加关注新技术与传统美术技艺之间的联系和融入,呈现出一系列新技术所带来的无限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展览通过装置艺术、数字影像、实验性绘画等多元形态,呈现出当下青年创作者对社会议题的洞察与探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介绍:“从AI生成影像到沉浸式的体验,从参数化设计到可穿戴设备,从智能材料到情境的交互,此次展览的作品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技思维相互照亮;从非遗图案到潮流时尚,从乡土记忆到品牌设计,让传统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焕发生机;从社区营造到公共健康,从城乡空间到太空探索,从生态保护到心理关怀,同学们用设计回应着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毕业生作品关注城乡现实问题。新京报记者 冯琪 摄

    “同学们请记住离校前最后这堂课,展厅里每一件作品都是问题的开始,而非答案的终结。”马赛向在场的毕业生们说道。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做出手势 敦煌 动物 请用 选择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