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小葫芦上绘新篇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职教育人结硕果

    :2025年07月02日
    壹点探校

    在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葫芦不仅是田间的作物,更成为撬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支点。从葫芦烙画社团成员亲手埋下种子,到见证藤蔓攀爬、果实成熟,再到用烙铁在葫芦表面勾勒出精美图案,这一系列过程不...

    在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葫芦不仅是田间的作物,更成为撬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支点。从葫芦烙画社团成员亲手埋下种子,到见证藤蔓攀爬、果实成熟,再到用烙铁在葫芦表面勾勒出精美图案,这一系列过程不仅是技艺的锤炼,更串联起学校专业发展、教师培养与五育融合的育人脉络,展现出职业教育独特的魅力与生命力。

    葫芦园里技能蝶变:

    从兴趣到专业的延伸

    2022年3月初,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蟠龙校区的一块杂草丛生、堆满建筑垃圾的空地,在姜治臻、徐萍等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摇身一变成为“蟠龙百川葫芦园”。160棵葫芦苗在这里种下,开启了一段充满创意与惊喜的教育探索之旅。

    学校机电专业教师徐萍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练习电子线路板手工焊接技术时,传统方法难免枯燥。一次偶然机会,她邂逅非遗技艺葫芦烙画,其控制烙铁温度和烙画时间的过程,与焊接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于是萌生了将其引入教学的想法,于是,她带着要参加技能大赛的3名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在木板上自学烙画。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师生加入到葫芦园的劳作与烙画学习中。在葫芦烙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刚开始,就像控制不好焊接温度一样,他们在烙画时也难以把控烙铁温度,高了会烧焦葫芦,低了又留不下痕迹,线条更是难以做到流畅自然。但在老师和同学的相互指导下,学生们不断摸索,甚至将机电专业的控温知识运用到烙画中,反复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的烙画技艺逐渐成熟。他们学会了勾勒灵动的线条,用烙痕模拟光影层次,让烙铁在葫芦上“行云流水”。学校葫芦烙画社团“游艺工坊”也凭借出色表现,获评济南市第一批工作坊类高水平艺术团,学生陈文鑫在济南市非遗技能大赛青少年组获三等奖,徐萍在历城区非遗技能大赛成年组获得优胜奖。葫芦烙画从最初解决教学枯燥问题的尝试,逐渐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实现了从兴趣培养到专业技能提升的跨越,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技艺与创新实践结合的大门。

    打造特色专业群

    产教融合育英才

    葫芦烙画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扎实专业建设的一个缩影。学校立足“工业强市”战略需求,构建起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双轮驱动的专业体系,拥有2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专业。

    今年,学校共有7个五年制高职大专专业、11个中专专业招生,其中,五年制高职大专专业与济南职业学院合作办学;11个中专专业均开设职教高考升学班,实现“升学+高质量就业”一体化。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搭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立交桥式路径。纵向上,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7个专业与济南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开设五年制高职,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学历提升通道;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物联网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中专专业,均开设职教高考升学班。2023年,本科部首届毕业生在春季高考中成绩优异,50余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专科录取率超过95%,为学生打通了升学之路。

    横向上,学校与浪潮集团、中国重汽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共建订单班,引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企业实际需求,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居高,涌现出大批企业技术骨干和创业典型,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学校通过搭建“双主体、实情境、真运营”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搬上讲台。2021级直播电商实战训练营中,学生们投入真实的电商业务场景,在店铺运营、客户服务、直播带货等领域边学习、边提升。学生刘丁铭通过智捷电商AI仿真实训平台,掌握了主流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深入了解平台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运用线上平台,将学校其他专业的3D打印文创产品远销至欧洲、北美、东南亚等12国,开播仅6个月销售额就突破280万元,实现了从课堂到市场的价值跃升。

    打造双师型团队

    筑牢学生成长之基

    今年5月,山东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课会”首场现场展示环节传来捷报: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两支教师团队以深厚的教学积淀与突破性的育人实践,在全省参赛队伍中强势突围,双双斩获年终研课总会的入场资格。此次双项目同时晋级,既是该校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集中爆发,更是学校长期深耕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在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中有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立德树人双领军教师,济南杰出教师,有济南名师,有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他们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水平,用自身的“工匠精神”引导和感染学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和徐萍老师一起,带领大家种植葫芦的姜治臻老师是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的专家型教师,有一年学校中水处理系统出现故障,请来的维修专家开出了10万元的维修费,还不保证一定能解决问题。正束手无策时,姜治臻仅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在场专家纷纷为他这样的双师型教师点赞。

    像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在学校还有很多。在学校青蓝工程的引领下,资深教师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学校还积极推进名师、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带动专业人才的成长,打造成整体水平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优质师资队伍,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思政+技能培养

    培育全面发展新人

    尽管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十分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培养德艺兼备的大国工匠,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成为学校育人的有效抓手。

    学校构建的“课程思政+技能培养”育人体系,将社会责任与职业素养深度融入实训教学,让学生在精进专业技能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

    在湘西助农实践中,学生通过直播带货售出麻阳冰糖橙2000余斤,以电商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在跨境电商实训里,他们不仅熟练掌握AI数字人直播、跨境物流风控等前沿技术,更深入理解“文化输出”的深刻意义,主动在推广中国品牌时讲好中国故事。如21级学生李晓艳在实训期间,从中国品牌出海浪潮中升腾起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正是这种“技能筑基+情怀培育”的育人模式,彰显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核。

    从葫芦烙画的小小尝试,到专业发展的全面布局,再到德育育人与五育融合的深入实践,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以独特的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学校正以“爱的教育”培养既有扎实技能又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工匠,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着温暖而有力的篇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种下梦想的种子,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济南 电子 机械 工程学校 葫芦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