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秸” 尽其用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青春聚力助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25日
    安徽网

    夏日炎炎,初心灼灼。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秸” 尽其用暑期实践团秉承 “科研服务社会,青春助力振兴” 的理念,深入马鞍山和县香泉镇开展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助农实效,让科研创新在乡村...

    夏日炎炎,初心灼灼。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秸” 尽其用暑期实践团秉承 “科研服务社会,青春助力振兴” 的理念,深入马鞍山和县香泉镇开展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助农实效,让科研创新在乡村沃土中落地生根。

    精准调研,摸清秸秆利用 “基本面”

    团队成员与镇政府干部围绕当地农业生产现状展开深度交流,重点调研秸秆产量、收集模式及处理瓶颈等核心问题。从田间秸秆堆放情况到村民处理习惯,成员们细致记录每一项数据,全面掌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信息,为后续技术服务找准方向。“专业实践不能脱离实际,只有摸清‘家底’,科研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把科研论文写到振兴乡村发展中,才能为广大农民谋求最大的利益。” 团队指导老师吴俊华在现场指导时强调。

    技术惠民,双向互动显成效

    实践团开启 “宣讲 + 调研” 双线行动。在孙堡村村委会,一场干货满满的秸秆酶法处理技术宣讲会如期举行。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用通俗语言讲解秸秆的科学价值、酶法降解原理及多元化利用途径,配合精心制作的 PPT 和科普视频,让村民们直观了解秸秆变废为宝的奥秘。宣讲后发放的技术手册和互动答疑环节,更是让健康环保的农业理念深入人心。

    下午,实践团分组走访种植大户。在金灿灿的稻田边、整齐的秸秆堆旁,成员们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秸秆处理的成本压力、技术需求和实际困难。“秸秆运输成本高,缺乏专业处理技术”“不知道处理后的产品销路如何”…… 农户们的心里话被一一记录,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 “问题清单”,为科研团队指明了方向。

    红色铸魂,汲取奋进力量

    随后,实践团来到抗日烈士张智锦烈士纪念场所。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鸿儒老师现场讲授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历史教育“大思政课”。成员们认真聆听许老师讲授的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事迹,深切感悟先烈们的家国情怀与崇高精神。“先烈们用生命践行使命,我们要用专业服务社会。” 成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承诺,将把这份精神力量融入专业学习和实践服务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此次暑期实践,团队师生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一重要论断,并决心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紧密结合,为农业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为科技转化助力幸福安徽贡献青春力量。

    (凌少华、吴俊华)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夏日 炎炎 灼灼 安徽 医科大学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