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4日,“数字赋能·智绘成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培育研修班”在厦门举行。会议开展工作坊典型案例征集,全国共有4所高校工作案例入选。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文化育人工作入围...
8月3日至4日,“数字赋能·智绘成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培育研修班”在厦门举行。会议开展工作坊典型案例征集,全国共有4所高校工作案例入选。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文化育人工作入围典型案例,是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丽芳参加会议并作劳动文化育人工作经验分享。
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集美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山东大学、集美大学、河北财经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高职院校代表、各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相关人员100余人参加会议。
张丽芳以《主体唤醒、全程浸润、多维协同、知行合一:高职院校劳动文化育人实践与模式创新》为题,围绕劳动文化建设、文化育人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建设、育人亮点等方面内容交流了工作经验和体会。张丽芳在发言中指出,学院自1955年建校以来,把将“劳动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办学治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劳动文化育人体系。通过理念创新、机制优化、载体搭建,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域覆盖、全要素协同的沉浸式全景化劳动文化育人模式,实现文化浸润、主体唤醒、价值认同、技能养成劳动文化育人“四阶”跃迁。
近年来,学院在劳动文化建设、劳动文化育人实践方面的工作成绩就突出,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劳动文化研究中心,建成各类场馆、景观49处。学院获评“山东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基地”。《新时代劳动教育》获评全省高职优秀教材,线上课程、教学资源辐射山东、上海等地,被20余所高校采用。《育匠心 养匠品 铸匠行 打造“四位一体”劳动文化育人模式》获评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工作经验被主流媒体报道200余次。学院“劳动情怀深厚”“劳动成果丰硕”“劳动基因悠久”,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树立了“劳职样板”,提供了“劳职经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珂、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星臣、山东协和学院副校长孔令桂、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纪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院长曲霞对学院劳动文化育人成果培育工作进行了点评,对学院劳动文化育人工作模式表示充分认可,对一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上,吉林大学作成果培育经验介绍,吉林工商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作典型案例经验分享。
(来源: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员 王晴晴)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