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转型需统一框架,包含权籍、市场、规制、治理等支柱及法治、科技基石,服务于可持续与治理现代化。

作者:曲福田(202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对象。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自然资源经济要素、生态基础和治理载体的复合功能特征不断凸显。中国自然资源管理正在经历从传统分类管理向现代统一管理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构建以统一管理为核心,协同效率、公平、可持续性与安全多目标的系统性自然资源管理理论框架。
成果立足这一时代课题,提出自然资源管理的“良治逻辑”,强调基于自然资源经济、生态、社会和安全等多维功能与价值的系统认知,寻求科学高效、协同有序的治理方法。成果系统构建了包括“四大支柱”和“两大基石”的自然资源管理理论框架。“四大支柱”包括明晰的权籍制度、发达的市场机制、有效的政府规制以及多元的治理模式;“两大基石”则是完善的法治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治理,为破解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管理的现实难题提供了系统科学且贯通有效的解决方案。
成果系统总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经验,广泛吸收国际前沿理论与交叉研究成果,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以“功能认知—价值目标—管理方式”为逻辑的研究范式,立足社会主义自然资源公有制制度基础,强调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推动实现自然资源高效配置、利益均衡与生态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2日 11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