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聚焦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蓝色思政”、搭建平台、教学改革、健全机制“四维”联动发力,培养锻造更多担当海洋强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
江苏海洋大学聚焦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蓝色思政”、搭建平台、教学改革、健全机制“四维”联动发力,培养锻造更多担当海洋强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蓝色思政”格局,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学校深入挖掘涉海学科的海洋思政育人元素,构建海洋特色鲜明的“蓝色思政”育人格局。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生态、海洋权益等海洋意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中的海洋育人元素,将海洋意识教育融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通识教育中。成立江苏海洋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海洋史研究中心,跨校际、跨学科开展理论研究及育人实践探索。通过邀请“蛟龙号”总指挥、中国航母女舵手来校讲思政课,校领导与青年学生面对面谈“ 筑梦海洋”“强海有我”,组织学生参加海洋经济文化调研、海洋科技研究、海洋生态保护等主题实践活动,一次次沉浸式、研讨式的“蓝色思政课”,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素养,铸造爱党报国的“海洋魂”。
搭建涉海学科平台,涵育学生蓝色创新素养。学校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布局、战略规划,统筹推进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与基础学科建设。通过优先发展、重点建设若干涉海优势学科,初步建成以涉海学科为核心,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主动对接海洋强省战略需求,打造以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等专业为龙头、其他涉海专业为主体的涉海专业集群。成立江苏省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和连云港市新材料产学研合作联盟,形成覆盖连云港、辐射沿海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强化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打造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服务江苏海洋主导产业和连云港“三新一高”产业发展。
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培养应用型卓越人才。学校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加大课程建设投入力度、拓展教学培训广度、以赛促学提升参与热度等一系列举措激励更多教师投身课程建设,打造出更多“金课”。学校立足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的办学定位,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实践教学改革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建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为一体的应用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不仅包含了通识教育实践、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还将第二课堂的“劳动教育”和“素质拓展”单独设置学分比例。依托省部级实验教育示范中心,提高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水平,服务实践育人的全面需求。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