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润起新绿。万物蓬勃,繁盛之始。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植树,是我们和春天不变的约定,是时候给春天加点色彩啦!本周校园动态与大家分享。
三月春风,润起新绿。万物蓬勃,繁盛之始。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植树,是我们和春天不变的约定,是时候给春天加点色彩啦!本周校园动态与大家分享:江苏高校学子和树木“浇”朋友的故事↓↓↓
01、扬州大学
为了让孩子们在保护自然中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体会植树的意义,近日,扬州大学的志愿者们走进扬州大学第三幼儿园开展“‘植’入绿色,‘树’立希望”主题活动,与孩子们一同感受春意,触摸自然。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以“堆积木”“数数字”等有趣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了解节日、了解植物,并通过教学《植树手势歌》,帮助孩子识树、爱树、植树。在“大小朋友共植树”的活动中,孩子们有板有眼地学起了植树的动作,挖土、扶树、铲土、培土、浇水.......萌娃们忙得不亦乐乎。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树立尊重自然之举,宣扬环保之风。
02、中国矿业大学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同心涵育绿色希望 同行守护生态文明”主题师生义务植树活动成功举行。活动现场,师生分工协作,挖坑、栽苗、扶正、培土、浇水、挂牌,各道工序有条不紊……50余株新种的水杉和红叶杨错落有致、迎风挺立,在南湖校区内“落地生根”,为校园增添更多美丽和生机。参加活动的师生纷纷表示,此次义务植树活动不仅令大家亲近自然、共浴春光,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
03、江苏科技大学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联合镇江市烈士陵园开展“植树添新绿,携手祭英烈——栽花植树慰英灵”主题植树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祭扫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去现场栽种红梅和红叶石兰球等绿植。种植的绿植不仅象征着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更代表着新时代青年对绿色生态的守护与追求。
04、南京财经大学
春之伊始,万木生发。为营造爱护校园绿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开展了植树节系列活动。师生们在校园内挥锹铲土、扶苗踏实、浇水灌溉……一道道植树工序有序进行,为校园增添了一抹靓丽的绿色。学校还开展了“以书‘焕’绿,春意‘植’生”活动,同学们以旧书换得种子盲盒,此活动所募集到的所有书籍捐赠于公益项目。
05、南京理工大学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3月12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校园”为主题的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活动现场,老师和同学们互帮互助,为北水杉林和时间广场添砌绿意。老师和同学们热情地投入到植树的行列中,随着树苗埋入土壤,校园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景象。种植结束后,大家纷纷悬挂精心制作的心愿卡,许下春天的愿望。
06、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近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风信子科普”宣讲团联合庙桥小学开展“‘植’于心 ‘树’未来”植树节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播放“低碳生活,绿色世界”宣传视频,向小学生们科普碳中和、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相关知识,倡导大家植绿爱绿护绿。大学生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利用3D打印技术,共同绘制立体植物环保画卷,普及人工智能知识、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07、盐城师范学院
近日,盐城师范学院以“认领一棵树 相约共成长”为主题开展本学期劳动教育的第一课。劳动前,学院邀请了盐城市农科所研究员详细讲解了果树的修剪原理、修剪技巧、修剪作用等内容。活动现场,湿地学院80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通过修剪提高果树营养吸收效率,促进新旧枝更新,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三分栽种、七分管护”,通过认领活动让学院的柿子林有了“守护者”,也让劳动教育更加有滋有味。
08、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在第46个植树节,无锡高新区文商旅产业集团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共同策划,在无锡新洲生态园开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树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生态教育、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双方代表扶正新苗、挥锹铲土,赓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价值观,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栽培“迎风而立、勃勃生机”的梅花树。
09、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植树添绿正当时。3月12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校团委和桥东村社区校地携手,本部和通州湾两个校区联动,共同开展“‘植’此青绿 同绘春景”植树节系列活动。活动当日,街道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在学校北门沿河的空地上共同植树。植完树,大家纷纷为小树苗挂上自己亲手书写的祝福语,希望这一棵棵新树苗迎风挺立、生机勃勃,焕发出绿色希望。
来源:各校来稿
编辑:王筱
审核:范文 许南欣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