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实施人才战略,引进人才17.4万,支持产业创新。花果山英才周助推产学研合作,发放购房券和生活补贴,人才政策持续升级。
光明日报记者 杜倩 苏雁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才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5年来,连云港引进各类人才17.4万人。这些人才成为港城石化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主力军。
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发展优势。11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在第七届花果山英才双创周开幕式的发言中,分享了对近年来连云港人才氛围的切身感受。“2024年花果山英才双创周达成的合作意向,如今已落地为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交流中迸发的灵感微光,或许正照亮着关键技术的突破之路。”金征宇说,双创周不是一场短暂的聚会,而是播撒创新种子、孕育未来希望的实践平台,它既是展示人才智慧、科技成果的窗口,更是连接产学研用、推动成果转化的桥梁,让“纸上蓝图”变成“地上实景”。
花果山英才双创周是连云港2019年以来倾力打造的人才工作名片。本届双创周亮点纷呈:集结了院士、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及投融资机构负责人等顶尖智力资源;9场专题活动精准聚焦产业赛道,场场直击产业发展痛点与人才需求要点。8场县区特色分会场深度结合各区县(板块)产业特色与资源禀赋为人才推荐指路。
近日,记者踏入连云港海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大厅,一幅技术攻坚路线图格外醒目,这是公司张浩团队科研历程的见证,他们研发的用于压电冲击波治疗仪的超声聚焦换能器,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当初公司定址连云港,是因为连云港给出的政策很吸引人。”该公司研发总监张浩说:“从挑选合适的厂房,到把关装修的每一处细节;从水电费用的减免优惠,到运营成本的严格把控,政府的扶持无处不在。”
真金白银的资助政策,是连云港引才诚意的直观体现。近5年来,连云港累计资助双创人才197名,资助总额1.27亿元;资助双创博士204名,资助总额102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人才购房券近2.32亿元,发放人才生活补贴4.45亿元。
连云港尊才爱才的氛围早已有之。2017年前后,连云港相继出台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园区“十个一”工程、惠才强企八条措施等政策举措,形成了第一轮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2022年,制定出台2.0版人才新政,形成以花果山英才计划为统揽的“1+6”人才政策体系,聚焦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全方位覆盖青年人才、教育卫生人才等各类人才群体,围绕人才安居、子女就学等出台20余个配套实施细则。今年,连云港更是重磅发布3.0版人才政策,打破以往“三类重点企业”与“非三类重点企业”的划分壁垒,将普通高校大专生纳入购房券支持体系,让更多人才共享政策红利。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2日 10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