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人间天堂姑苏文化,底蕴深厚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孕育了范仲淹、唐寅、顾炎武等一批文人墨客和教育大家;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催发了新苏州古老与现代交汇、精致与豪迈交融的勃勃生机。“中国最宜...
名城苏州,人间天堂
姑苏文化,底蕴深厚
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孕育了范仲淹、唐寅、顾炎武等一批文人墨客和教育大家;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催发了新苏州古老与现代交汇、精致与豪迈交融的勃勃生机。“中国最宜居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李光耀世界城市奖”等,这些熠熠生辉的光环,最是新时代苏州的真实写照。
苏州科技大学
地处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
现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
占地面积2300余亩
学校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我校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现为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苏州市“名城名校”共建单位。
学校拥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格局。现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6个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9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城乡规划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8个专业(类)被列为江苏省高校重点专业,3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6个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估认证。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
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26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
综合实力较强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
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等一批业绩卓著的名家名师;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3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者40余人,省部级人才工程者200余人,有6人担任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委员。
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浓厚
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是一所有“温度”的多科性大学
先后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等多项奖项和称号。
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2020年我校面向海内外诚聘英才,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学科
招聘学科主要包括以下一级学科及所涵盖的领域: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力学、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社会学、法学、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外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机械工程、体育学等。
二、招聘岗位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苏州科技大学2020年人才引进和
师资补充计划》
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附件1
附件1:《苏州科技大学
2020年人才引进和师资补充计划》
三、招聘条件
1、基本条件: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政治合格,遵纪守法,品性端正,身体健康,作风正派,职业道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2、年龄要求:具体年龄要求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或点击阅读原文处下载附件2:《苏州科技大学人才引进政策一览表》。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扫码查看附件2:《苏州科技大学
人才引进政策一览表》
3、学历要求:一般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起始学历一般应为高水平大学统招公办全日制本科。
4、专业要求:专业及研究方向须符合我校人才引进计划要求,并且在各学习阶段的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
5、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扫描文中二维码查看或点击阅读原文处下载附件1。
四、招聘人才类别及待遇
1、人才类别及其待遇详见附件2《苏州科技大学人才引进政策一览表》。引进人才条件特别优秀者,引进待遇在相应引进待遇标准高限的基础上,可再作相当比例上浮,甚至可以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2、对全职引进的人才,除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和工作条件外,学校一般还按相关政策落实事业编制。
3、对新引进且在苏州市辖区无住房的人才,我校为其提供过渡房或单身公寓;对选择在校外自行租房的,学校将给予租房补贴。
4、凡来校参加面试的人员,学校免费为其提供住宿安排。
5、教学、科研等业绩特别突出的人员,经过学校相关程序认定,确实达到学校教授(副教授)水平的,可以享受特聘教授(副教授)的引进待遇和工资待遇。
6、对从国(境)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若满足相应的基本业绩条件,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评聘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
7、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或标志性成果的人才,可直接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五、招聘程序
1、应聘者填写《苏州科技大学应聘申请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处下载附件3),并提供清单所列的相关材料,同时发送至人事处电子邮箱和相关学院电子邮箱(详见阅读原文处附件1),发送电子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应聘岗位名称+应聘专业。若所学专业适合多个岗位,可分别给相关学院发送电子邮件。
扫码查看附件3:
《苏州科技大学应聘申请表》
2、学院根据人才引进工作程序进行初审、面试。
3、学校对通过初审、面试的拟引进人员进行审议。
4、人事处通知学校审议通过的人员来校办理入职手续。
六、人事处联系方式
学校人事处负责招聘工作的政策咨询。
学校主页:http://www.usts.edu.cn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府路99号 苏州科技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215009
联 系 人:白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512-68092996
电子邮箱:grb@mail.usts.edu.cn
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携手逐梦,共筑未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