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12月2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公布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吕玉刚介绍,新学期开学以来,各地各校坚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聚焦做好校内减负提质,“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是作业总量和时长上,得到有效控制。吕玉刚介绍,各地各校普遍(99%以上)制订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不少地方通过制订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和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吕玉刚表示。
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吕玉刚介绍称,学校普遍更加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9%以上的学校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认真执行教学计划,注重强化教学管理、教研备课、教学评价,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99%以上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普遍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98.7%的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切实做到减负提质,保障学生学业质量。
同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加快。各地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稳妥有序推进校长教师交流,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也在深化。吕玉刚称,各地普遍把落实“双减”工作的举措和成效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着力扭转唯分数、唯升学不良倾向,积极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