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AI重构教育生态

:2025年10月31日 壹点探校
分享到:

焦建利谈AI教育变革影响:学习、课程、教学需重构,教师角色转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延瑜 张中

10月31日,在山东大学第二十届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变革学与教》的主旨报告。他围绕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系统阐述了学习、课程、教学的重构路径,深入剖析教师角色转型方向,为科技与教育融合新模式提供了实践指引。

焦建利指出,人工智能正重塑千行百业,从武汉“萝卜快跑”到酒店服务机器人,职场生态的改变正倒逼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多所高校停招多个本科专业的案例,印证了高校应对人才需求变化、调整培养模式的主动作为,而人工智能也正在让教育个性化落到实处。

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焦建利介绍,其“文本生成文本”功能可快速完成教案、专著等各类文字工作,甚至能通过“books-by-ai”等平台几秒内生成多语言、多主题书籍,部分内容质量已超出常人能力范围。此外,人工智能还能生成图像、音乐、视频等多元内容,他以自身通过软件输入英文单词生成情歌为例,直观展现了技术对传统技能学习的突破。

焦建利聚焦教育重构展开介绍。在学习重构方面,他提出需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回归对话、互动、创造的本真学习形态,教会学生与人工智能开展主动式、深入式对话学习。在课程重构方面,人类知识生产已从专家生成(PGC)、用户生成(UGC)迈入人工智能生成(AIGC)新时代,相关平台可根据需求实时生成课程模块与内容,形成三者相映生辉的课程供给侧新格局。在教学重构方面,“三师课堂”“无教师讲授课堂”等新模式涌现,英国大卫·盖姆学院的个性化学习项目、广东东莞黄草朗小学的人机协同教学案例,实现了从满堂灌教学向教师和机器人分工协作式教学的转变。

焦建利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教师的知识霸权地位不复存在,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领航员”与“诊疗师”,单纯讲授式教学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他总结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五大冲击:人类与AI机器人联合教学成常态、教师创造力与生产力大幅增强、语言障碍快速消除、主动学习与AI辅助学习愈发重要、学习回归本真且课堂走向多元。

焦建利以丰富的案例、数据和实践经验,清晰呈现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与实践路径,引发与会校长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思考,同时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参考。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变革 学习重构 课程重构 教学转型 教师角色转型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AI重构教育生态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