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谷学校开展节粮主题班会、手抄报活动,讲粮食故事,做手工,让学生理解粮食来之不易,自觉节约粮食。
本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粮食节约,人人有责”。其间,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六年级 1 班开展“绘节粮画卷 传惜粮美德”主题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让节约粮食的理念深入学生心中。
主题班会现场,六年级 1 班班主任刘金侠借助图文并茂的PPT和短视频,详细讲解粮食从春播到秋收的“旅程”:一粒米需历经120多天生长,从农民躬身插秧、田间除草,到秋收挥镰收割、晾晒脱粒,每一步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当屏幕展示“全球近8亿人面临饥饿”的统计数据时,课堂瞬间安静,学生们眼神中满是震撼。互动环节,大家围绕“光盘行动小妙招”热烈讨论,有人提出要“按需盛饭,不够再添”,有人说回家后要给爸爸妈妈讲粮食生长的故事,让家人也一起节约粮食,切实可行的建议体现出对节粮的深入思考。
班会后,手抄报与手工制作活动同步开展。学生们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农田劳作场景、餐盘里的“光盘”印记,还配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每一粒粮食”等醒目文字;手工桌上,大家用玉米皮粘成金黄的“稻穗”,用彩色卡纸剪刻出迷你“粮仓”,指尖的创意让节粮理念变得直观可感。
“之前不少孩子对‘浪费粮食’没太深刻的体会,觉得饭菜‘不够再做’就好。”刘金侠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通过看粮食生长过程、算劳动成本,再自己动手画、动手做,很多孩子课后主动跟我说以后再也不剩饭了,还会提醒同桌少盛点,别浪费。我们就是想通过这种贴近孩子的活动,让节粮美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能真正融入他们的日常饮食习惯。”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读懂世界粮食日的内涵,更将节约粮食的种子植入心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会通过类似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践行美德,让珍惜资源的意识持续传递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