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缤纷校园> 其他省份>正文

    以爱伴学 以心育人 来看济南高新一实验教师李云的教育故事​

    :2025年10月29日
    壹点探校

    李云用真心陪伴、创新教学温暖学生,赢得信任与成长见证。

    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这七八年里,济南高新一实验教师李云始终坚信,教育从不是冰冷的知识传递,而是用真心温暖心灵、用陪伴守护成长的过程。她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用耐心、细心和创新,在三尺讲台上,一点点积攒着和孩子们有关的温暖时光。

    一份牵挂,跨越家校的温暖

    教育里的爱,从来不止于课堂。去年冬天,李云班上一个孩子在家滑雪时不小心摔伤了,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李云心里一下子就揪紧了。她既怕孩子疼,更怕孩子因为养伤落下功课,于是当天就给家长打了电话,细细询问孩子的伤口情况、情绪状态,还跟家长说有任何问题都能随时找自己,等孩子返校后,也会帮孩子把落下的课一点点补上。

    那之后的日子,李云都会准时打去电话,从“今天伤口疼不疼”到“有没有按时吃饭”,琐碎的关心里满是牵挂。慢慢的,孩子伤情稳定了,李云把电话改成了每周一次,依旧会叮嘱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不用着急学习,安心养伤就好。

    等孩子终于出院时,李云买了营养品登门看望。推开门看到孩子坐起来跟自己打招呼,眼神里满是惊喜,李云心里的石头才算彻底落地。后来到了升六年级的时候,孩子家长特意给李云发了一条消息,语气里满是期待:“老师,是不是您继续接我们六年级的班主任?我只关心这个事情。”看到这句话时,李云心里瞬间涌满了暖意——原来平时那些细碎的牵挂,早被家长和孩子记在了心里。这份被信任、被期待的踏实感,比任何话语都让人觉得温暖。

    一片真心,做孩子的“大朋友”

    在李云眼里,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该有距离。下课铃一响,她的身边总围着一群“小叽叽喳喳”——有的孩子会举着画本跟她说“老师,我昨天画了咱们班的运动会”,有的会拉着她的手讲“老师,我家小猫今天学会握手啦”。每当这时,李云总会放下手里的教案,专注地听孩子们讲,眼神里满是认真,跟着他们一起笑,一起分享那些细碎的快乐。

    除了听孩子们说,李云也爱主动找他们聊天。操场边、走廊上,经常能看到她和学生并肩走的身影——有的孩子会跟她吐槽“数学题好难”,她就陪着孩子一起分析;有的孩子因为和同学闹矛盾不开心,她就耐心帮孩子梳理情绪。课后,李云还会跟孩子们一起在教室下棋,有时是简单的跳棋,有时是考验策略的五子棋,在落子和对弈的笑声里,她和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近。

    也正因这份真心相待,李云班上的孩子都特别有集体荣誉感。不管是运动会还是文艺汇演,不用李云多叮嘱,大家都会把班级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有人主动组织排练,有人帮忙搬道具,有人给同学加油打气。看着孩子们齐心协力为班级争取荣誉的样子,李云知道,这份师生情,早已变成了彼此的底气。

    一次包容,教孩子学会担当

    其实,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除了日常的陪伴,李云更会在孩子们犯错时给予包容和引导——就像运动会彩排那天发生的事一样。当时大家都在操场排练队形,有同学急匆匆跑来找李云:“老师,那两个同学在车棚玩的时候,不小心碰倒其他老师的电动车了!”李云心里一紧,没多想就往车棚方向走,远远就看到那两个孩子站在电动车旁,手足无措地盯着摔坏的车喇叭。

    李云快步走过去,没先提电动车的事,而是先拉过两个孩子的胳膊、仔细看了看他们的手脚:“没磕着碰着吧?有没有哪里疼?”两个孩子摇摇头,眼神里还带着没缓过来的慌张,小声说:“老师,我们不是故意的……”李云摸了摸他们的头,轻声说:“没事,先别慌,人没事就好,剩下的咱们一起处理。”

    之后,李云立刻联系了电动车的老师,主动说明情况并商量赔偿事宜。考虑到不想让孩子因为这事有心理负担,也不想麻烦家长特意跑一趟,她自己垫付了维修费用;又想到那位老师要抽时间去修车,还占用了休息时间,李云特意点了杯热奶茶,让两个孩子亲手送过去,跟老师道个歉。

    看着两个孩子端着奶茶,小声跟那位老师说“对不起”,得到原谅后又轻松地跑回来找自己,还一个劲跟她说“谢谢老师”。那一刻,李云觉得,比起批评,这种先关心孩子、再一起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能帮孩子卸下心理包袱,更能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担当——这大概就是教育里“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吧。

    一种创新,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作为数学老师,李云一直觉得,数学不该是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该是有趣的探索。所以在教学时,她总想着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让数学变得好玩起来。

    比如讲到抽象的分数应用题时,李云会拿一块蛋糕当教具,“把蛋糕平均分成4份,吃了1份,还剩几份?”用生活里常见的场景帮孩子们理解;讲到几何图形周长计算时,她会让孩子们用积木拼出长方形、正方形,再自己动手量边长、算周长。她还设计了好多数学小游戏:“数字接龙”帮孩子们熟悉加减法,“图形拼图大挑战”让孩子们巩固几何概念,“数学谜题闯关”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每次上课,看着孩子们举着小手抢着参与的样子,李云就觉得特别满足。

    同时,李云也格外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她会手把手教孩子们规范书写数字和公式,还设立了“书写小标兵”评选,鼓励大家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课后批改作业时,她会把每个孩子的错题都标出来,再单独跟孩子分析错因。慢慢的,孩子们不仅数学成绩稳中有升,还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比任何分数都让李云开心。

    从教这七八年,李云始终带着初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看着孩子们从刚入学的懵懂,到逐渐爱上学习、学会团结;从犯错时的手足无措,到能主动承担责任;从害怕数学的“小迷糊”,到能主动挑战难题,这份见证成长的喜悦,就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未来,李云还想继续用爱和创新,陪更多孩子在校园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教师温暖教育 关系 家校联系 教育创新 学生成长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