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家”变多了!时隔一年,记者再访龙山快乐成长营

:2025年10月09日 青年说
分享到:

滕州新增15处留守儿童“家”,达16处。废弃小学变成长辈看护地,教生存技能及艺术, childern变开朗,从1处扩展至各乡镇。

文/片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蹇悦 滕州报道

“姐姐,给你。”小义递来手中的辣条。这个场景很熟悉。去年中秋他刚上校车,就急着把零食分给小伙伴。但今年再见面,男孩明显长高了,性子也比去年腼腆些。去年离别时,他拉着记者的手问“姐姐还来吗”,今年中秋,记者如约而至,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还得知一个好消息:滕州又新增了15处留守儿童的“家”,这样的温暖成长营已经达到了16处。

曾经的废弃小学,成了留守儿童的“家”

跟着校车,我们来到龙山快乐成长营。这里原是龙阳镇一所撤并的农村小学,过去荒草丛生,现在却满是烟火气,成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家”。

孩子们的变化藏在细节里。去年还躲在大人身后的“小豆包”,现在敢大方说话,主动跟志愿者、陌生人打招呼了。女孩小超在喂小动物的时候,听到《感恩的心》的旋律,对着记者边唱、边比划起了动作。

其实,第一次见到小超,谁都会心疼她的处境:妈妈长期卧床,爸爸有精神疾病,家里还有个两三岁的弟弟。刚到成长营时,她眼神怯生生的,不敢跟人对视。可在这儿待了一段时间,跟着其他孩子一起玩耍、除草、喂小动物,她慢慢打开了心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孩子一年有近一半时间在家,没人看管的话,安全、心理都是问题。”龙阳镇学区主任刘真标,是成长营的创办者,孩子们都叫他“刘爷爷”。2021年,他走访发现全镇有13名孤儿、56名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照料,便想发动教师志愿者,用周末和假期给孩子们造个“家”。

倡议刚发出两天,几十名教师就主动报名。“龙山快乐成长营志愿服务队”很快就组建起来,曾经的废弃村小就这样活了过来。

从炒菜到弹钢琴,孩子们学到了新本领

给孩子一个“家”,这个“家”该教些什么?

“能考上大学最好,考不上,就帮他们多找条出路。”刘真标说,成长营里啥都教,吹拉弹唱、舞龙舞狮、炒菜做饭,甚至还有直播技巧,“就算考不上学,也得让孩子掌握一门生存技能。”

于是,废弃小学里多了几十个作坊:豆腐坊、烘焙坊、茶艺坊,孩子想学啥就选啥。此外还有百果园、动物园、百草园,能让他们亲近自然。刘真标说:“百果园种了100多种蔬果,孩子观察多了,写说明文都顺溜了。大棚里的作物不打农药,他们就跟着浇水、捉虫,玩得不亦乐乎。火鸡、鸵鸟、小香猪,在孩子们的喂养下,也比去年壮了一圈。”

“这一年,孩子懂事多了。”李敏是第一批志愿者,她记得去年有些孩子自卑胆怯,不愿说话,现在不仅能照顾自己,还会关心别人,“看着他们长本事、做力所能及的事,真高兴。”

现在成长营的教师志愿者有43人,比去年多了10人,还有不少爱心人士、公益组织来帮忙。更惊喜的是,除了炒菜做饭,孩子还学起了钢琴。路过钢琴房时,记者听到了《两只老虎》的弹奏声。“今年新增了钢琴社团,不光教生存技能,也想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刘真标说。

16个“家”的延伸:从1处到覆盖滕州各乡镇

采访时,刘真标带来个好消息:像龙山快乐成长营这样的“留守儿童之家”,滕州现在已有16处,比之前多了15处。

“以前不想宣传,觉得是分内事,现在才知道,宣传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些孩子。”刘真标笑着说,龙山成长营被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滕州市委、市政府很重视,市委书记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一处,这件事慢慢成了全社会关心的事。

“太有必要了!”刘真标坦言,现在乡镇的困境儿童,不愁吃穿,政策都能覆盖,但缺陪伴、缺活动场所是大问题,“现在每个乡镇基本都有成长营了,孩子们有了大家庭,就能感受到温暖。”

中午,记者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志愿者老师做了冬瓜炖排骨、西红柿炒鸡蛋,餐桌中央摆着月饼和橘子,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吃得格外香。饭后,他们登上舞台,唱起了熟悉的《感恩的心》,歌声里满是透亮的朝气。

往期报道:

青年说|给留守儿童一个“家”的他们,是老师也是“妈妈”

果然视频|中秋节,蹲点留守儿童的“家”

假日观|“记者姐姐,你明年还来吗?”中秋节,我赴了场一年之约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滕州留守儿童之家 数量志愿者 弃用小学改造 细节成长变化 艺术教育成长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留守儿童的“家”变多了!时隔一年,记者再访龙山快乐成长营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