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生教授因突发疾病逝世,曾为我国水稻科研与种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岳怀让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水稻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种业学科负责人,张红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7月28日上午逝世,终年62岁。
张红生教授长期从事水稻种质资源与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我国水稻科研和种业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和领军人物。
张红生,江苏人,农学博士,曾就读于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1978年10月入学,1982年7月毕业于农学系,之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1985年取得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水稻遗传育种博士学位。此后,他长期在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先后担任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种业学科负责人,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具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教育成就。
在国际交流方面,张红生于1991至1992年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植物育种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至2000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担任访问学者,拓展了国际视野,也推动了我国水稻科研与世界接轨。
张红生曾在南京农业大学担任多个管理职务,推动学校发展建设。2013年至2016年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兼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2015年至2020年担任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20年至2022年任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及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
张红生还曾担任教育部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种业科技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稻米产业协会理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他还担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江苏省“百万农村青年学科技”活动专家导师团成员,南京市科协南京党建网站农业科技顾问,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技术专家等多个重要职务,积极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和地方科技推广。
张红生教授一生科研成果丰硕,拥有发明专利32项,出版学术专著5本,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植物细胞》(Plant Cell)、《稻米》(Rice)、《植物实验生物学杂志》(J Exp Bot)、《植物分子生物学》(Plant Mol Biol)、《TAG》、《PLOS One》、《FEBS Letters》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80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他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他还曾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农业高等教育贡献良多。
在育人方面,张红生教授严谨治学,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素养的培养,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57人、硕士研究生42人,目前仍指导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8人。他主讲的课程涵盖《中国农业概论(全英文)》《植物抗病虫性的遗传育种》《种子生物学》《种子学》《种子科学与技术专题》等,深受学生欢迎。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