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设杰出、领军、拔尖、优秀人才等岗位,并有博士后研究人员岗位。应聘者需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提供简历。学院提供科研经费及优厚待遇。
PART.01、学院概况
新闻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06年,坐落在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学院设有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4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文、理、艺3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项目2项。
学院设有省级教育基地1个、市厅级研究所或研究中心6个,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总数超过1000万元;发表论文近800篇,出版著作50余部,获省级重点教材建设项目5项,高层次创作类成果50余项。学院现有教职工69名,其中专任教师52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0余人。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30余人次,先后选派10余名教师赴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进修。
PART.02、招聘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品行端正、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团结协作、敬业乐群、身心健康。
(三)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
(四)无违法犯罪记录;无党纪、行政纪律处分记录;无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行为等。
PART.03、招聘岗位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诚邀国内外学术英才加盟!学校为各岗位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经费及业绩绩效。
01、杰出人才
杰出人才(A),一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奖”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与以上人才学术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
杰出人才(B),一般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或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
02、领军人才
领军人才(A),一般为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或取得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军人才。
领军人才(B),一般为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青年)入选者,或取得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
03、拔尖人才
拔尖人才——特聘教授(A)(B)(C),一般为我校学科建设急需,并在相应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拔尖人才——青年百人,一般为相应学科领域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04、优秀人才
优秀人才,包括一般教授、海内外优秀博士(A)(B)(C)、学科和专业建设紧缺的博士、副教授、一般博士。
05、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对于在学科前沿领域已取得突出成就或具有显著创新潜力,以上述第一至三类型人才为带头人或核心成员的团队,除团队成员享受以上相应人才类别待遇外,根据实际水平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团队特别支持。
岗位需求明细表-3名(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新闻与传媒学院2025年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岗位信息表
以上各类招聘岗位请下载《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25年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岗位信息表》,岗位要求的业绩条件和引进待遇等请咨询学院综合办公室。
PART.04、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具备全日制进站工作条件;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符合学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与流动站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并具有创新性。博士后人员实行年薪制,学校承担五险一金,各项合计约为25-30万元(税前);外籍博士后年薪按协议执行。
PART.05、主要支持措施
学院对于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符合省主管部门条件的可以纳入江苏省事业编制管理,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在人才培养、职称评聘、项目申报等方面将提供大力支持和政策优惠;根据人才类别和实际情况提供办公和实验用房、团队助手、住房、周转房、租房补贴、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支持条件和服务措施;在教学科研岗位无专业技术职务但科研特别突出的优秀博士,可在两年内享受副教授职责绩效。符合扬州市相关人才政策资助条件的优秀人才,可享受地方人才政策。
PART.06、招聘程序
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常年开展,随时接受应聘申请。
招聘主要程序是:
(一)应聘者提交个人电子简历至学院联系人邮箱,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发送邮件主题格式:人才应聘+姓名+毕业院校+学科(专业)。
(二)学院根据工作程序组织资格审核、考核、考察、公示等。
(三)提交学校对拟引进人员进行审议。
(四)学院通知审议通过的人员至校人力资源处办理入职手续。
PART.07、联系方式
联系人:邱老师
电话:0514-87975015
邮箱:qwqiu@yzu.edu.cn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大学南路88号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主楼15楼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综合办公室(1503室)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