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博士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薪资福利优厚。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参加高校人才网2025下半年博士人才全国巡回招聘会,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人才报名参会,与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现场交流。
1. 参会场次
10月23日(周四)-长沙站(地点:中南大学· 校本部三五食堂4楼立功厅)
10月25日(周六)-广州站·综合第2场(地点:广州粤大金融城国际酒店 · 六楼如意厅)
2. 报名通道:点击立即报名→
https://www.gaoxiaojob.com/a/1750059487?fromType=1
本次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3. 入场方式
参会人才现场扫码并出示签到序列号,凭序列号进场。
我校因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并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基本要求
1、招聘岗位
高层次人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研究生)若干名
2、基本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思想品德端正,作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岗位工作。
(2)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二、岗位及具体要求
1、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具备岗位要求的年龄、专业等其他资格条件(详见《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25年长期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信息表》)。
三、聘用人员性质及相关待遇
1、聘用人员性质为学校人事代理。
2、聘用人员按照学院有关规定享受工资福利等待遇。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及待遇
人才层次 | 职称 | 学历学位 | 年龄 | 薪酬 | 安家费 | 科研启动费 | 其它 |
A类 | 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50周岁以下 | 年薪不低于40万 | 另议 | 文科15万 理工科20万 | 享受企业年金、科研奖励 |
B类 | 教授 | - | 年薪不低于35万 | ||||
C类 | 副教授 | 博士研究生 | 45周岁以下 | 年薪不低于30万 | 不低于30万 | 文科10万 理工科15万 | |
D类 | - | 博士研究生 | 35周岁以下 | 年薪不低于20万 | 不低于20万 |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25年长期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信息表
序号 | 需求部门 | 需求专业 | 岗位 | 学历学位 | 岗位具体要求 |
1 | 审计学院 | 审计学等财经类相关专业 | 专任教师 | 博士研究生 | 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本、硕、博至少一个阶段为审计学专业,能承担专业相关教学和科研任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者、学校师资紧缺专业、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
2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财经类相关专业 | 专任教师 | 博士研究生 | 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本、硕、博至少一个阶段为财经类相关专业,能承担专业相关教学和科研任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者、学校师资紧缺专业、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
3 | 金融与经济学院 | 金融学、保险学、税收学、国际贸易等经济类相关专业 | 专任教师 | 博士研究生 | 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本、硕、博至少一个阶段为经济类相关专业,能承担专业相关教学和科研任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者、学校师资紧缺专业、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
4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管理类相关专业 | 专任教师 | 博士研究生 | 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本、硕、博至少一个阶段为管理类相关专业,能承担专业相关教学和科研任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者、学校师资紧缺专业、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
5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专任教师 | 博士研究生 | 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本、硕、博至少一个阶段为相关专业,能承担专业相关教学和科研任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者、学校师资紧缺专业、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
6 | 基础教学部 | 思政类: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等相关专业 | 专任教师 | 博士研究生 | 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本、硕、博至少一个阶段为相关专业,能承担专业相关教学和科研任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者、学校师资紧缺专业、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