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金融学科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特色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强院”战略,打造南审金融品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宽国际教育视野,...
学院介绍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科可追溯至1951年,承继原江苏银行学校、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南京财贸学院金融人才培养的历史。2005年,金融学院组建而成。
金融学院现有本科生近2000人,研究生一百多人。设有本科专业金融学(含CFA、金融科技两个特色方向)、投资学、保险学、信用管理、金融工程、金融审计以及经济与金融国际化创新人才班。其中,金融学、投资学、信用管理等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专业同时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首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江苏省首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信用管理专业为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保险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金融学硕士点、金融专业硕士点及保险专业硕士点。
金融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大数据分析与风险控制、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数字经济变革下的金融风险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学院建有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金融大数据审计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及以上研究中心、实验中心与研究平台。
金融学院目前拥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16人(二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32人,博士占比近90%。形成了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金融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行指委委员、教育部新世纪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学名师为学科带头人,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百名优秀教师”等博士教师为学术骨干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金融学院教师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多项标志性科研成果,在JFQA、JCF、JBF、《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近年来,金融学院学生共获得4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一批优秀毕业生进入海内外一流高校深造。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金融学院着重培养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研究生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金融学科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特色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强院”战略,打造南审金融品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宽国际教育视野,实现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详情请见:http://finance.nau.edu.cn
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和条件
为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积极引进金融学科紧缺人才,以适应学院学科发展需要,现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应届博士2名。
招聘学科专业:经济学(主要从事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审计等方向研究),具有计算机或审计学基础的博士优先考虑。
招聘岗位与条件:
一、优秀应届博士
招聘条件: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较强学术能力,在读博士期间取得本学科内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具有支持本学科保持或冲击国内先进水平的潜力。
二、招聘待遇
1.享有事业编制,根据学校对应聘者成果的测评情况,给予一定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一人一议)。
2.学校设立有“润泽学者”支持计划,在绩效津贴、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应聘者有资格申请“润泽学者”支持计划。
报名时间及方式
1.报名时间:自公告日起全年招聘。
2.报名方式:应聘人员通过“江苏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平台”报名,照片上传、资格初审,均通过网络同步进行,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应聘2025年岗位的请及时关注江苏省人社厅网站:
https://jshrss.jiangsu.gov.cn/art/2025/3/3/art_78506_11503781.html
3.联系方式: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雨山西路86号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5-58318523
邮箱:310051@nau.edu.cn。
待遇优厚,诚招全球英才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