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Institute of Modern Biology, Nanjing University;IMB)成立于2020年7月,位于六朝古都南京。IMB聚焦于创新型生物医学前沿基础研究,鼓励和支持开拓性、系统性的科学探索,致力于...
研究院简介
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Institute of Modern Biology, Nanjing University;IMB)成立于2020年7月,位于六朝古都南京。IMB聚焦于创新型生物医学前沿基础研究,鼓励和支持开拓性、系统性的科学探索,致力于成为拥有一批国际公认学术权威和"学者型研究环境"的国际一流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实验室简介
韩瑞琦教授,2007-2011年在荷兰奈梅亨获得生命科学本科学位,随后于2011-2013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攻读癌症学硕士。2013年加入荷兰癌症研究所Reuven Agami院士团队从事基因转录调控与蛋白质翻译效率之间系统性关联的博士研究,在此期间首次开发了针对非编码基因组及增强子的CRISPR筛选方法。2019年加入荷兰皇家科学院发育生物学与干细胞研究所从事三维基因组调控及黏连蛋白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Naturebiotechnology,Molecularcell,Genome biology等国际期刊。2025年加盟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建立基因组结构调控实验室。
韩瑞琦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究表观遗传对基因转录及细胞功能的影响。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1.首次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来揭示在细胞中基因转录过程与蛋白质翻译效率之间的直接关系,并通过m6A相关的RNA修饰来解释了其中的关键机制(Cell,2017)。2.建立了首个针对非编码基因组的CRISPR文库来对人类基因组的增强子区域进行功能性筛选,并发现了数个具有显著细胞功能的增强子(Naturebiotechnology,2016;Genomebiology2018)。3.首次在细胞中开发了黏连蛋白定向装载并可实现正常蛋白功能的工具,同时揭示了若干黏连蛋白关键功能的原创研究(NatureGeneticsinpress,2025)。
诚邀对细胞生物学、分子机制、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与表观遗传等方向有兴趣的博士及博士后加入团队,共同开展富有原创性和应用前景的科学探索。同时欢迎有志于科研工作的硕士毕业生报考本实验室的研究生科研助理岗位(有意向博士)。
招聘岗位要求及待遇
招聘岗位一:实验室研究助理(博士方向)
岗位职责:
独立完成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拥有独立的科研课题;
负责多种不同细胞培养及相关实验;
协助实验室其他相关的日常事务。
任职要求:
生命科学或医学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意向从事博士研究;
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培养相关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具有表观遗传研究相关经验者优先考虑;
对科研有强烈的热情,具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能力,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协助实验室运行相关的事务处理。
岗位待遇:
根据南京大学相关规定及申请人能力,实验室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条件,享受五险一金及南京大学的相关福利,具体待遇面议。对有意向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助理,实验室可提供推荐攻读博士机会。
招聘岗位二:博士后/副研究员
岗位要求:
博士后应聘者应在表观遗传研究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等相关领域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具有表观遗传学等研究背景;博士期间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领域内有影响力的论文。
有科研热情,具有独立开展科研课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具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具有独立申请基金的能力,并参与实验室的项目申请;
善于交流和沟通,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待遇:
享有竞争力的年薪,积极支持并推荐申请各种基金与博士后项目;
所聘人员的人事、工资、保险、福利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以及南京大学的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博后/专职科研系列公寓,住房补贴;
享受学校同等职工福利待遇。
申请流程
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邮箱jiel@nj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经历、研究成果、实验技能等)
代表性论文首页
其他可体现科研能力的材料(博士后申请者另请提供2封推荐信)
应聘材料将严格保密,不予退还。通过初审者我们将尽快安排面试。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共同探索三维基因组调控与细胞功能的无限可能!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