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吸引海外青年学者回国创新研究,条件为1985年后出生、博士学位、海外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项目提供高薪酬、科研经费和安家补贴,地方支持叠加。
01、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2、申请条件
参考《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新增批次)》。
1)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l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l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l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3、支持条件
苏州大学诚邀海外英才依托我校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对入选者,学校将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条件。
1)学校支持:
学校提供匹配地方经济实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支持青年人才在苏州安家无忧、干事成业。
岗位待遇一流:
l聘任岗位: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事业编制,博士生导师。
l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l薪酬待遇: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l安家(个人)补贴:学校安家补贴+享受各级政府安家(个人)补贴叠加支持+两年免费周转公寓+入职差旅补贴。
l科研经费:基金委资助100-300万元,学校按照学科领域提供不低于1:1配套(其中,工科、直接按照顶格配套)。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2)工作条件优越:
l过渡住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如不住学校过渡房,学校将发放为期24个月的租房补贴。
l家庭保障: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入学;除享受校内幼儿园、苏大实验学校(小学、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外,全市范围协调解决子女优质中小学入学需求。
l医疗服务:学校四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其中附一院在“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地级城市医院榜单榜首。
*特别说明: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经学校评估通过后,可聘为我校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事业编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学校薪酬和其他支持条件具体可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苏州大学人才专员,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04、支持条件
1)地方支持:
学校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最强地级市全方位多渠道引才福利,等您来拿!
省市级项目 | 资助 | |
江苏省“双创计划” | 双创团队 | 300-800万元 |
双创博士 | 2年总共给予19.2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 | |
江苏特聘教授 (如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申报) | 岗位津贴(免税)每年12万元*3年 自然科学类科研经费100万元 (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 | |
苏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 入选者享受科研经费100/200万元以及人才乐居购房贴100万元 (国家级海外引才项目入选者可直接配套50/100万元科研经费,若同时入选则就高资助) | |
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 | 根据人才到岗及认定时间,可享受 10万元/20万元/30万元 | |
苏州市优秀人才专项奖励 | 每年均可申报,入选者最高累计可补贴120万元 | |
备注:地方支持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
05、申报流程及联系方式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依托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申报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电子邮箱,并抄送至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rczp@suda.edu.cn)。个人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联系方式等,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意向学院(科研机构)+申报海外优青。
申请对象通过学校审核并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我单位将及时对接联系,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并提供专业的预评估服务及申报书撰写指导,提高申报精准度和命中率!
06、学校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杨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zp@suda.edu.cn
学院联系方式:
综合办公室主任、人事秘书郭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871211
联系邮箱:xwguo@suda.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