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体MOCS项目获省级支持,招聘博士后。要求35岁以下,有SCI论文,待遇优厚。
一、项目介绍
仿生人体生命支持及测控装置(MOCS)项目于2024年8月1日获批为首批江苏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支持预研项目,目前已实现体外多器官功能维持17.5小时,未来将在多器官功能维持、多器官测控技术研发、多器官关联生理病理问题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着力解决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仿生人体生命支持及测控装置(MOCS)项目已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启动,目前急需招聘相关技术人才。
二、合作导师(两位)介绍
1.项目负责人兼合作导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南京市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纳米医学材料制备、检测与生物效应等基础研究与转化,研发出生物医用高性能磁性纳米材料,发现铁基纳米材料依据所处环境而改变的类酶效应,实现磁性纳米材料与合成磷脂等医药微纳材料的临床应用,提出或组织完成多个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信息详见:https://emg-nju.github.io/Homepage/PeopleHomePage/NingGu-hp.html
2.协助合作导师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准聘副教授、研究员、至诚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度国家级青年人才(海外)。长期聚焦于通过多学科交叉手段,融合计算机、物理与数学、生理学与医学、及人工智能方法,构建及发展精确描述心脏生物物理特性、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心脏数字孪生,将其应用于解析重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并开展创新治疗策略的开发与评价研究。信息详见:https://emg-nju.github.io/Homepage/PeopleHomePage/HaiboNi-hp.html
三、任职要求
MOCS数字孪生系统博士后
1.专业方向:计算机、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交叉学科专业方向。在心脏数字孪生、复杂器官系统与疾病数字建模、深度学习驱动复杂系统模型代理、基于深度学习的因果推理、或虚拟现实技术等相关领域有相关经验者优先。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3.进站时科研要求要求至少有1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或被正式接收的论文
四、福利待遇
1. 基本福利待遇在站期间基础薪酬20-40万元,依据取得科研成果进行动态薪酬调整;缴纳五险一金,并办理常住户口落户手续;医院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公寓住房或给予住房补贴3000元/月。
2. 人才叠加待遇入选各类博士后人才计划者按规定享有政府资助同时叠加享受医院薪酬福利待遇及相关配套支持;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可获得国家两年63万元标准的科研生活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省人社厅按每名入选者两年共30万元标准给予生活资助;出站后留苏工作的,按规定程序纳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3. 科研支持积极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资助,博士后合作导师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
4. 科研成果奖励享受医院职工同等科研奖励。
5. 专业技术职称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申报条件的,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6. 择优留院在期间工作优秀的博士后优先留院。
五、联系方式
诚挚欢迎有意向者将CV发送至Email:15615569565@163.com 并抄送至 hni@nj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简历投递方式详见:https://www.njglyy.com/rlzy/bzjj.aspx#box
截止日期:2026年1月1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