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北京语言大学哈佛北京书院创办于2005年,每年暑期举办,是北京语言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流中文学习项目。
近日,《哈佛克里姆森报》(The Harvard Crimson)10月7日关于“哈佛北京书院迁往台北(Harvard Beijing Academy’s Move to Taipei)”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0月14日下午6点,北京语言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其中哈佛暑期学校中文项目主任刘力嘉教授涉及北京语言大学的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学校正与对方进行核实与交涉。
10月7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刊物《哈佛克里姆森报》(The Harvard Crimson)报道称,从2022年起,该校推动的暑期中文学习项目将从北京搬到台北,改与台北大学合作;“哈佛北京书院”也将改名为“哈佛台北书院”。
报道中称,哈佛大学中文语言项目主任刘力嘉(Jennifer Li-Chia Liu)声称,做出这项改变的原因为“北京语言大学态度不友善”,以及“近些年北京语言大学提供的教室与宿舍无法容纳参与这项进修的所有哈佛学生”。刘力嘉同时将北语的态度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联系起来。
北京语言大学在声明中表示,学校作为一所以对国际学生进行中文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国际型大学,与世界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380多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际合作中得到广泛认可,享有良好声誉,每年有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千名国际学生在校学习,“我校愿本着开放办学和平等互利原则,继续与国外高校开展友好合作,共同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健康发展。”
对于此事,10月1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表示,他个人并不掌握有关情况。但他强调,中方一贯欢迎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修,高度重视保护留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回应留学生的合理关切和诉求。中方也反对任何将人文交流政治化的做法。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语言大学哈佛北京书院创办于2005年,每年暑期举办,是北京语言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流中文学习项目。在九个星期的时间内,项目利用北京语言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采取大、小班相结合的中文强化教学模式,通过社会调查、文化游学、中文语伴、文化讲座、走访中国家庭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学生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10月14日,就《哈佛克里姆森报》(The Harvard Crimson)10月7日关于“哈佛北京书院迁往台北(Harvard Beijing Academy’s Move to Taipei)”的报道,北京语言大学发布声明。图/北京语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声明截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